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聚乙烯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外观多为白色片状、颗粒状、粉状或絮状固体,凭借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成膜性、乳化性及可自然降解等特性,在可降解薄膜、纤维加工、织物浆料、粘合剂、建筑涂料、土壤改良剂、种子和医药包衣剂及化妆品添加剂等领域应用广泛。我国是全球聚乙烯醇生产能力和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当前行业呈现产能结构调整、进出口贸易分化、消费需求阶段性波动的特征,以下将结合具体数据,从生产、进出口、消费、价格等维度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2025-2030年中国聚乙烯醇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聚乙烯醇生产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首套万吨级电石乙炔法聚乙烯醇生产装置建成投产,此后行业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16 年总生产能力达到 145.1 万 t/a。近 10 余年来,受环保政策收紧、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及转产等因素影响,多套聚乙烯醇生产装置永久关闭,仅 2022 年有湖南湘维有限公司的生产装置恢复生产;2024 年,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聚乙烯醇装置投产,同时其原有装置关闭。截至 2024 年,我国聚乙烯醇生产能力为 109.6 万 t/a,持续保持全球聚乙烯醇生产能力和需求量第一的地位。
从企业格局来看,头部企业主导特征明显:
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聚乙烯醇生产企业,2024 年生产能力为 31.0 万 t/a(含广维及蒙维产能),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 28.28%,生产基地分布于安徽巢湖(本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可生产不同聚合度、不同醇解度的聚乙烯醇产品,主要产品型号包括 PVA 1799、PVA 2699、PVA 0499、PVA 0599、PVA 1788 及 PVA 0588 等。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采用天然气乙炔为原料生产聚乙烯醇的企业,2024 年生产能力为 16.0 万 t/a,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 14.60%,可生产不同聚合度、不同醇解度及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聚乙烯醇产品,产品牌号涵盖 PVA 2899、PVA 0899、PVA 1799、PVA 0599、PVA 2099、PVA 2299、PVA 2499、PVA 2699、PVA 0399、PVA 0888、PVA 1388、PVA 1788、PVA 2488、PVA 2088、PVA 0388、PVA 0488、PVA 0588 和 PVA 1885 等。
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以聚乙烯醇为核心的 “石灰石 - 电石 - 醋酸乙烯酯 - 聚乙烯醇 - 聚乙烯醇特种纤维等下游产品” 循环经济产业链,2024 年聚乙烯醇生产能力为 13.0 万 t/a,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 11.86%,主要产品牌号包括 PVA 0599、PVA 2688、PVA 1799、PVA 2699、PVA 0588、PVA 1788、PVA 2499、PVA 2099 及 PVA 2488 等。
(一)进口:2024 年进口量同比增长近两成,日本为主要来源地
据统计,2024 年我国聚乙烯醇进口量为 3.71 万 t,同比增长约 19.29%;进口额为 11403.64 万美元,同比增长约 4.79%。从月度进口情况来看,2024 年各月进口量在 0.25 万 t-0.40 万 t 之间波动,其中 1 月进口量最高(0.40 万 t),11 月进口量最低(0.25 万 t),具体月度数据如下:1 月 0.40 万 t(1072.25 万美元)、2 月 0.26 万 t(870.18 万美元)、3 月 0.31 万 t(896.71 万美元)、4 月 0.31 万 t(981.64 万美元)、5 月 0.36 万 t(1180.01 万美元)、6 月 0.29 万 t(925.22 万美元)、7 月 0.29 万 t(856.85 万美元)、8 月 0.27 万 t(722.68 万美元)、9 月 0.30 万 t(982.53 万美元)、10 月 0.32 万 t(958.96 万美元)、11 月 0.25 万 t(828.32 万美元)、12 月 0.35 万 t(1128.29 万美元)。
从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来看,2024 年日本是我国聚乙烯醇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量约 1.87 万 t,占总进口量的 50.40%,同比增长约 28.08%;进口额约 5142.65 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45.10%,同比增长约 8.25%。新加坡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量约 0.65 万 t,占总进口量的 17.52%,同比增长约 27.45%;进口额约 2404.22 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21.08%,同比增长约 6.53%。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地及数据包括:中国香港 0.03 万 t(21.23 万美元)、马来西亚 0.13 万 t(96.82 万美元)、韩国 0.06 万 t(63.34 万美元)、中国台湾 0.37 万 t(1061.59 万美元)、英国 0.20 万 t(964.18 万美元)、德国 0.02 万 t(203.33 万美元)、意大利 0.11 万 t(263.46 万美元)、西班牙 0.01 万 t(13.02 万美元)、美国 0.25 万 t(1139.22 万美元)、其他地区 0.01 万 t(30.58 万美元)。
从进口省市来看,2024 年上海市是我国聚乙烯醇最大进口省市,进口量约 1.51 万 t,占总进口量的 40.70%,同比增长约 31.30%;进口额约 5864.61 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51.43%,同比增长约 17.96%。云南省为第二大进口省市,进口量约 0.75 万 t,占总进口量的 20.22%,同比增长约 25.00%;进口额约 1793.18 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15.72%,同比增长约 10.68%。其他主要进口省市及数据包括:天津市 0.31 万 t(705.72 万美元)、河北省 0.01 万 t(7.38 万美元)、辽宁省 0.02 万 t(47.12 万美元)、江苏省 0.27 万 t(1289.15 万美元)、浙江省 0.53 万 t(746.48 万美元)、福建省 0.06 万 t(103.45 万美元)、山东省 0.01 万 t(60.92 万美元)、广东省 0.23 万 t(714.11 万美元)、其他地区 0.01 万 t(71.52 万美元)。
(二)出口:2024 年出口量同比增长超 14%,印度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2024 年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为 21.02 万 t,同比增长约 14.30%;出口额为 36660.66 万美元,同比增长约 0.61%。从月度出口情况来看,2024 年各月出口量在 1.34 万 t-2.12 万 t 之间波动,其中 3 月出口量最高(2.12 万 t),2 月出口量最低(1.34 万 t),具体月度数据如下:1 月 1.76 万 t(2878.88 万美元)、2 月 1.34 万 t(2274.39 万美元)、3 月 2.12 万 t(3699.46 万美元)、4 月 1.74 万 t(3138.52 万美元)、5 月 1.67 万 t(2925.26 万美元)、6 月 1.88 万 t(3273.86 万美元)、7 月 1.73 万 t(3078.23 万美元)、8 月 1.67 万 t(2925.34 万美元)、9 月 1.66 万 t(2906.03 万美元)、10 月 1.75 万 t(3140.26 万美元)、11 月 1.75 万 t(3027.57 万美元)、12 月 1.95 万 t(3392.86 万美元)。
从出口国家或地区来看,2024 年印度是我国聚乙烯醇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约 3.09 万 t,占总出口量的 14.70%,同比增长约 3.00%;出口额约 5315.54 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14.50%,同比下降约 8.07%。韩国为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约 1.65 万 t,占总出口量的 7.85%,同比下降约 0.60%;出口额约 2773.90 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7.57%,同比下降约 10.18%。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地及数据包括:孟加拉国 0.11 万 t(183.01 万美元)、缅甸 0.02 万 t(27.51 万美元)、柬埔寨 0.02 万 t(36.78 万美元)、朝鲜 0.14 万 t(251.87 万美元)、中国香港 0.03 万 t(53.48 万美元)、印度尼西亚 1.17 万 t(1899.61 万美元)、伊朗 0.06 万 t(113.05 万美元)、以色列 0.02 万 t(36.46 万美元)、日本 0.16 万 t(358.27 万美元)、马来西亚 1.62 万 t(2927.38 万美元)、尼泊尔 0.02 万 t(26.16 万美元)、巴基斯坦 0.93 万 t(1587.45 万美元)、菲律宾 0.04 万 t(76.56 万美元)、沙特阿拉伯 0.07 万 t(102.73 万美元)、新加坡 0.42 万 t(781.47 万美元)、斯里兰卡 0.02 万 t(41.72 万美元)、泰国 0.52 万 t(837.46 万美元)、土耳其 1.08 万 t(1650.73 万美元)、阿联酋 0.39 万 t(704.17 万美元)、越南 0.69 万 t(1158.56 万美元)、中国台湾 0.58 万 t(1014.46 万美元)、哈萨克斯坦 0.06 万 t(149.83 万美元)、乌兹别克斯坦 0.04 万 t(70.48 万美元)、阿尔及利亚 0.04 万 t(63.84 万美元)、埃及 0.35 万 t(571.42 万美元)、肯尼亚 0.05 万 t(86.83 万美元)、摩洛哥 0.08 万 t(127.27 万美元)、尼日利亚 0.03 万 t(52.40 万美元)、南非 0.11 万 t(179.37 万美元)、坦桑尼亚 0.03 万 t(50.78 万美元)、突尼斯 0.04 万 t(58.18 万美元)、比利时 0.27 万 t(464.75 万美元)、丹麦 0.05 万 t(80.00 万美元)、英国 0.15 万 t(240.63 万美元)、德国 0.45 万 t(781.06 万美元)、法国 0.06 万 t(125.88 万美元)、意大利 0.96 万 t(1653.99 万美元)、荷兰 0.76 万 t(1295.17 万美元)、葡萄牙 0.04 万 t(62.28 万美元)、西班牙 0.12 万 t(218.00 万美元)、芬兰 0.07 万 t(125.61 万美元)、波兰 0.16 万 t(276.11 万美元)、罗马尼亚 0.02 万 t(36.57 万美元)、立陶宛 0.02 万 t(31.61 万美元)、白俄罗斯 0.03 万 t(55.89 万美元)、俄罗斯 1.01 万 t(2251.97 万美元)等。
从出口省市来看,2024 年湖北省是我国聚乙烯醇最大出口省份,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 19.84%,同比下降约 26.58%;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 19.09%,同比下降约 36.51%。江苏省为第二大出口省份,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 19.08%,同比增长约 20.42%;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 19.64%,同比增长约 8.40%。
2015-2024 年,我国聚乙烯醇表观消费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两个阶段内消费量整体波动幅度较小。第一阶段为 2015-2020 年,聚乙烯醇表观消费量介于 65.0 万 t-69.5 万 t 之间;第二阶段为 2021-2024 年,聚乙烯醇表观消费量介于 54.7 万 t-59.8 万 t 之间。
具体年度数据来看,2015 年我国聚乙烯醇表观消费量为 65.08 万 t;2017 年达到近年来的最大值,为 69.54 万 t,同比增长约 6.92%;2023 年降至近年来的最小值,为 54.72 万 t,同比下降约 8.43%;2024 年表观消费量有所回升,为 57.69 万 t,同比增长约 5.43%。
从自给能力来看,我国聚乙烯醇自给率持续提升,2015 年自给率为 107.10%,2019 年提升至 120.17%,同比增长约 2.92%;2024 年自给率进一步提高至 130.01%,同比增长约 1.63%,表明我国聚乙烯醇生产能力已能充分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且存在一定出口空间。
从消费结构来看,2024 年我国聚乙烯醇消费领域分布相对集中:胶粘剂领域对聚乙烯醇的需求量最大,约占总消费量的 40.0%;织物浆料领域次之,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18.0%;聚合物助剂领域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12.0%;维纶纤维领域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10.0%;造纸浆料和涂层领域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8.0%;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领域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7.0%;其他应用领域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5.0%。
2022-2024 年,我国聚乙烯醇市场平均价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以主流的 1799 牌号聚乙烯醇为例,2022 年市场平均价格为 19467 元 /t;2023 年市场平均价格降至 13250 元 /t,同比下降约 31.94%;2024 年市场平均价格进一步降至 11942 元 /t。从月度价格波动来看,2024 年各月聚乙烯醇价格在 11500 元 /t-13100 元 /t 之间,具体月度价格数据如下:部分月份价格分别为 15700 元 /t、13500 元 /t、12700 元 /t、13100 元 /t、12400 元 /t、12900 元 /t、11800 元 /t、11700 元 /t、11500 元 /t 等,整体呈现低位运行态势。
(一)合理控制产能规模,延伸聚乙烯醇产业链
需充分考虑原料来源稳定性、下游消费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谨慎规划聚乙烯醇新建或扩建生产装置,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必要浪费。同时,应推动聚乙烯醇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做大做强产业链体系,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种聚乙烯醇产品,进一步拓展聚乙烯醇应用领域,满足不同行业的细分需求。
(二)升级聚乙烯醇生产技术,推动清洁低碳发展
针对现有电石乙炔法聚乙烯醇生产工艺,需持续完善优化技术水平,提高甲醇等原料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消耗、装置能源消耗及 “三废” 排放量,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聚乙烯醇清洁安全生产。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乙烯法聚乙烯醇生产技术的开发力度,优化改进催化剂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加快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开发,并推动其尽快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拓展聚乙烯醇原料来源渠道,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以更好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
(三)加强国际合作,拓展聚乙烯醇国际市场
在国内聚乙烯醇自给率较高的背景下,应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聚乙烯醇出口规模,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通过出口化解国内潜在的供需矛盾,提升我国聚乙烯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国作为全球聚乙烯醇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行业发展态势与全球市场紧密关联。2024 年,我国聚乙烯醇生产能力达 109.6 万 t/a,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能优势主导市场格局;进出口贸易呈现 “出口规模远超进口” 的特征,出口量 21.02 万 t(同比 + 14.30%)、进口量 3.71 万 t(同比 + 19.29%),印度、日本分别为主要出口和进口来源地;消费端虽呈阶段性波动,但 2024 年表观消费量回升至 57.69 万 t(同比 + 5.43%),自给率突破 130.01%,胶粘剂领域为核心消费场景;价格方面,2022-2024 年持续下行,2024 年平均价降至 11942 元 /t。未来,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需通过合理控制产能、升级生产技术、拓展国际市场等举措,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在保障清洁生产的同时,应对市场供需平衡与价格波动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