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以来,全球算力产业在政策推动和技术迭代下持续升温。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算力规模已达每秒1.8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较上年增长43%;政策层面,《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阶段性目标。在此背景下,海南华铁作为A股市场重点布局算力建设的企业,其近期遭遇的重大合同终止与股东增持行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算力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根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国内AI算力需求同比激增187%,但供给端因芯片产能调整出现阶段性波动。海南华铁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于国庆前宣布终止与某杭州企业价值36.9亿元的算力设备采购协议,核心原因为"市场供需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实际执行订单"。这一事件恰逢国家发改委最新出台《算力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指引》,要求重点监控超大规模合同履约情况。
海南华铁作为2025年A股市场表现突出的算力概念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8.21%。但9月份在算力设备供需失衡加剧的影响下,其股价出现8.77%的回调。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大股东原计划减持不超过4422.95万股(占总股本2.22%)的操作,在政策监管趋严与市场波动叠加影响下最终选择终止,并转为增持3000万-5000万元股份以稳定信心。
在当前"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强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框架下,海南华铁第二大股东的决策转变具有典型意义。其终止原定减持计划并启动增持,既响应了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中鼓励长期投资的要求,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算力企业估值波动的敏感反应。根据公司最新披露,若按9.68元/股均价计算,5000万元增持金额可覆盖约516万股股份。
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
海南华铁上半年财报显示,虽然实现28.05亿元营业收入(同比+18.89%),但归母净利润仅增长1.85%,印证了行业普遍面临的盈利压力。
综合行业数据与企业动态可见,算力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的关键转型期。海南华铁的案例表明:在国家强化算力建设规范性管理的同时,资本市场对算力企业的估值逻辑开始更注重实际订单落地能力而非单纯概念炒作。随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指南》等新政逐步实施,未来企业需在技术迭代与合规运营间寻求平衡。
2025年算力建设既面临政策支持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遭遇供需错配引发的市场震荡。海南华铁从大单终止到增持护盘的过程,折射出当前产业发展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推动行业规模扩张;另一方面监管强化与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提升运营质量。随着年底《数据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法规落地,算力企业的长期价值将更多取决于其核心技术竞争力与合规经营能力的结合程度。(本文数据更新至202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