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工程机械 资讯详情
2025年工程产业布局与重点企业发展:长三角世界级枢纽建设的数据透视
 工程 2025-10-03 08:50: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位于上海浦东的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地下捷运工程盾构施工正式启动,这一重大基建项目正成为观察我国"十四五"期间工程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窗口。数据显示,该枢纽总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距离浦东国际机场仅5公里,其创新设计与智能建造模式为区域交通网络升级提供了新范本。

  一、智慧工程驱动技术创新,打造空铁联运标杆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通过同步规划高铁站房、咽喉区及集疏运系统,实现旅客250米内完成铁路出站到航空模块值机的无缝衔接。作为长三角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节点,该项目采用两台直径6.8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1344米长的南北区间双线掘进。面对地下密布的260根工程桩基及仅1.54米的最小水平净距挑战,建设团队创新应用"钢护筒+高压旋喷桩"隔离工艺与智能感知系统,将地层沉降精准控制在毫米级。

  二、产业协同构建生态圈,重点企业引领技术突破

  地下捷运工程涉及盾构施工、智能监测等多领域核心技术,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高端装备研发、数字化建造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集群。通过建立"隔离-感知-调控"智能体系,相关企业在短区间分体始发方案中实现了空间利用效率最大化。数据显示,85米长的盾构机采用分段始发模式后,成功解决18米始发井的空间限制问题,展现了工程重点企业对复杂场景的技术适应能力。

  三、区域枢纽赋能城市发展,重塑双循环格局

  作为上海"西虹桥东东方"双枢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其创新的航空模块设计将旅客办理效率提升40%,未来每年可服务超过6000万人次。这一超级枢纽的建成不仅强化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功能,更通过高铁网络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东方枢纽工程集中展现了我国在重大基建领域"规划-设计-建造"一体化能力的最新突破。通过智能建造技术与产业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该项目不仅创造了单区间穿越密集桩基群的技术新纪录,更成为观察2025年中国工程产业升级和重点企业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样本。随着这类标杆项目的持续推进,我国在交通基建领域的全球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劲动能。(完)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工程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