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中国商业地产领域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头部险资通过基金化、REITs等创新模式加速布局核心商业资产,在稳定现金流获取的同时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数据显示,2024年至2025年间,险资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投资规模已突破千亿级门槛,技术驱动的资产管理模式成为市场焦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近期,亚洲单体购物中心标杆项目——北京荟聚商业综合体完成百亿级资产交割。无锡、武汉及北京三地的标志性商业体以总估值160亿元易主,由某寿险集团牵头组建的80亿元规模基金接盘。该基金采取分级结构设计:头部险资合计出资60亿元(其中领投方占比37.5%),劣后级资金20亿元来自原持有方英格卡集团,剩余融资通过银行渠道补充完成。
此次交易凸显商业地产资源整合趋势。据公开信息,该寿险集团自2017年持续加码商业地产投资,截至2024年末其投资性房地产规模达410.77亿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至159.98亿元。
商业地产成为险资核心标的的关键,在于其契合保险资金属性。数据显示,头部险企2024年新增不动产投资中,65%流向持有型商业物业。这类资产通过稳定租金收入覆盖负债成本,并依托城市化深化带来的消费升级潜力实现增值。
技术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商业地产的配置价值:
从资产分布看,2023年以来重点企业新增商业地产投资呈现“双核驱动”特点:
技术驱动下,商业地产开发正从传统持有转向“运营+科技”双轮模式。以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为例,其通过AI调度提升车位周转率30%,直接增加项目年收入约8%-12%。
截至2025年上半年,商业地产在险资另类投资中的占比已提升至23%,预计这一比例将持续增长。随着公募REITs试点扩容及不动产私募股权基金政策松绑,头部企业将通过“开发-运营-退出”全链条技术体系重构行业生态。
当前中国商业地产正经历资本结构优化与技术深度赋能的双重变革。险资凭借长期资金优势与创新工具应用,在核心资产整合、区域网络构建及数字化转型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以基金化运作和智能管理为特征的商业地产模式,将持续推动行业向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成为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