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医药创新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驱动下生物医药市场持续扩容。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对中国创新药领域的投资信心显著增强,行业呈现技术突破加速、国际化进程提速的鲜明特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2021-2025),我国医药监管体系改革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8月,累计获批创新药品种达210项,较前五年增长超300%;医疗器械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同期获准上市的创新器械产品数量突破269个,形成"研发-审评-产业化"全链条加速态势。值得关注的是,在中药现代化战略推动下,该领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期间获批中药新药达28种,临床试验申请与上市许可受理量实现翻倍增长。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已攀升至全球第二梯队,占世界在研创新药总量的30%。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企业通过对外技术授权获得的跨境交易金额累计达660亿美元,较五年前增长近8倍。这种跨越式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积累上,更反映在靶点布局前沿性、适应症覆盖广度等质量维度上的突破。
中医药领域通过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审评体系,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加速现代化进程。2021年以来,监管部门优化了基于人用经验的临床证据认可机制,推动一批具有中医理论支撑的创新药物快速获批。这种政策红利直接体现在中药创新药申报数量年均增长45%,形成与化药、生物药错位发展的格局。
随着审评审批效率提升和医保支付体系完善,我国已构建起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的医药创新环境。当前在研管线中,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的项目占比超过40%,显示出与全球研发热点的高度同步性。这种技术同频共振效应,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看,我国创新药产业正经历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转折期。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技术积累加速转化的双重驱动下,不仅实现了审批数量的跨越式增长,在国际化合作、临床研究质量等维度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随着研发管线不断丰富和产业化能力提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战略地位。(数据截至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