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即时零售激战与AI驱动下的行业格局重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互联网平台财报密集发布,数据显示即时零售赛道成为巨头们争夺的焦点。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美团、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通过新业务扩张、技术投入和生态协同,在保持收入增长的同时面临利润承压的挑战。与此同时,AI技术的深度渗透正在重塑零售业竞争规则,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加速演进。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互联网平台在零售领域的投入持续加码。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实现收入3,567亿元(同比+22.4%),美团达918亿元(同比+11.7%),阿里巴巴则以2,476.5亿元的体量稳居第一,但增速放缓至2%。
尽管整体营收向好,利润端却面临显著压力:阿里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美团和京东分别下滑89%、108.6%。这主要源于即时零售领域的高额投入——以京东为例,其新业务(含外卖服务)单季营销支出同比激增127.6%,带动营收增长至138.52亿元(同比+198.8%)。阿里巴巴则通过淘宝闪购等高频场景撬动传统电商业务,实现生态协同效应。
在即时零售赛道中,京东和阿里选择主动出击。京东集团明确将外卖及即时配送定位为“长期战略方向”,其活跃用户数及购物频次同比均超40%增长;阿里巴巴则以闪购业务为切入点,通过高频率消费场景带动整体电商生态活力。
美团作为行业领头羊,持续巩固既有优势:第二季度即时零售品类从餐饮延伸至3C数码、美妆母婴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然而外部竞争压力不减——阿里表示将“杀入腹地”争夺高价值订单份额,预示未来市场争夺将更加激烈。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揭示,AI正在成为零售业的核心驱动力:
腾讯财报显示,AI深度融入广告、游戏和金融科技业务,推动收入增长20%-22%,印证技术赋能对零售生态的辐射效应。
当前零售市场竞争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现金流储备与AI落地效率成为企业争夺主动权的关键。数据显示,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35%(据行业监测),但头部平台为抢占份额仍需承担短期利润压力。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揭示中国零售业的两大趋势:一是巨头通过新业务扩张与生态协同争夺市场主导权;二是AI技术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效率革命。未来竞争将聚焦于资源调配能力、技术创新深度及用户场景覆盖广度——谁能更快实现“规模-利润-AI”的良性循环,谁将在新一轮零售变革中占据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