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的市场环境中,养猪行业正经历政策引导、技术革新与成本优化的多重变革。作为以黄羽鸡和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业企业,立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53亿元,同比增长7.0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4.1%至1.49亿元。这一业绩分化背后,既反映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也凸显了养猪业务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升级下的增长潜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养猪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维持正常保有量的103.7%,行业产能处于合理区间。政策层面,“反内卷”措施鼓励规模化养殖企业提升效率,同时饲料原料价格低位运行与饲养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立华股份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将肉猪完全成本降至12.8元/公斤,并计划进一步压缩空间,成为其生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7.65%至19.47亿元的核心动力。
尽管立华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受黄羽鸡业务拖累(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8.40%),其生猪板块通过产能释放实现“量利齐升”。报告期内,公司出栏肉猪94.96万头,同比增长118.35%,并规划2025年全年出栏目标为200万头。这一扩张策略依托华东地区饲料成本优势(玉米、豆粕集散地)与规模化养殖模式,单户农户年出栏量达6.77万只,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公司通过屠宰加工产能释放(上半年屠宰肉鸡4006.55万只),增强对黄羽鸡价格周期的抵御能力。
在政策鼓励产业升级背景下,立华股份加速推进“毛鲜联动”战略。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屠宰产能利用率达74%(年设计1.35亿只),冰鲜鸡销售渠道覆盖长三角与珠三角核心区域。技术层面,公司依托自主培育的20余个黄羽鸡品种,在口味差异化竞争中保持成本优势(肉鸡完全成本低于11元/公斤)。此外,合作农户数量增至7730户,其中生猪养殖农户占比4.4%,通过分散化布局进一步降低区域性风险。
2025年二季度起,国内猪价小幅回落但产业仍保持盈利,主因在于饲料成本下降(玉米均价同比下滑12%)与养殖效率提升。立华股份通过智能化管理将肉鸡出栏量扩大至2.6亿只,同比增长10.37%,同时推动熟食产品研发以拓展高附加值市场。行业分析师指出,下半年节假日消费回暖或带动黄羽鸡价格回升(7月均价已上涨8%),叠加生猪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有望在四季度实现业绩拐点。
2025年养猪行业的复苏与挑战并存,政策支持、成本控制及产业链延伸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立华股份通过“双轮驱动”战略,在保持黄羽鸡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以规模化和技术升级推动养猪业务增长,其经营策略既体现了对行业周期的应对能力,也为未来盈利空间打开想象。随着下半年消费旺季到来与政策效果显现,公司有望在猪价企稳中迎来业绩修复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