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液化石油气(LPG)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民生和化工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展。2025年8月数据显示,国内LPG市场呈现供应端结构性调整与需求端稳中向好的态势,同时进口成本波动及深加工技术升级对价格形成显著支撑。本文结合最新行业数据,解析当前LPG市场的供需格局与未来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LPG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根据行业统计,2025年8月国内LPG商品量达到167.98万吨,环比上升1.5%。尽管部分炼厂处于检修或复产阶段(如华东宁波大榭二期装置投产、华北燕山石化复工等),但进口贸易商采购积极性显著提升,推动总供应量保持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广西石化短期停工与东北抚顺石化等企业的减产,通过区域供需再平衡部分抵消了新增产能的影响。
技术特点应用:炼厂自用比例提高(如化工原料需求增加)导致民用气外放减少,反映出LPG深加工技术的深化应用正在重塑市场结构。
8月LPG进口量延续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1. 国际采购策略优化:中美贸易关系缓和推动国内企业增加美国货源采购;
2. 价格窗口机遇:CP丙烷、丁烷到岸成本较7月下降,刺激下游接货意愿增强;
3. 深加工需求拉动:化工领域对LPG的转化技术升级(如烷烃脱氢制烯烃)进一步扩大原料进口规模。
数据支撑:进口量连续三个月超过300万吨,成为国内供应增量的主要来源。
尽管总供应增加,但LPG价格并未显著承压。原因包括:
技术层面看,智能储运系统与精准调和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了供需错配问题。
进入“金九银十”传统需求旺季,行业预计9月国内商品量将增至169.15万吨。尽管炼厂检修计划稀少且复工产能集中释放,但以下因素可能限制涨幅:
供需平衡与技术升级主导LPG市场发展
2025年8月数据显示,国内LPG市场在区域产能调整、进口增量及深加工需求的多重作用下保持稳定增长。未来短期内,供应端维持高位叠加旺季预期将支撑价格温和上行,但终端需求弹性不足与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仍需警惕。长期来看,LPG技术革新(如低碳转化工艺)与多元化应用拓展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