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持续深化转型,但受宏观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部分企业面临盈利压力。国家电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远达环保近期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显示,其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折射出环保企业在政策环境变化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现状。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环保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国家"十四五"环保规划持续加码污染治理力度,但工程类环保项目回款周期延长问题凸显。远达环保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1万元,同比骤降70%,扣非净利润938万元降幅达81%。这一业绩波动主要源于控股子公司参与的大冶工程项目受总包方破产影响,计提减值损失约2,739万元。数据显示,该项目涉及的江苏鲲鹏环保工程公司被裁定破产清算,暴露出环保工程领域供应链风险传导机制的脆弱性。
环保企业普遍面临项目垫资比例高、客户信用周期长等经营痛点。远达环保对关联方应收款项的全额计提,反映出环保工程总包模式下的资金链传导机制缺陷。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虽从46.83%降至41.23%,但应收账款风险仍需警惕。对比近三年财务数据可见:
在政策推动下,远达环保持续拓展脱硫脱硝工程、催化剂再生及新能源领域业务。其参股的风电项目(如密山市三家风力发电公司)和生态能源子公司,体现了向综合环境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意图。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波动表明:
1. 技术壁垒不足:核心环保工程业务仍受制于传统EPC模式风险;
2. 新兴领域渗透率待提升:水务运营、催化剂再生等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 政策红利兑现周期长:"双碳"目标带来的市场机遇需要更长时间沉淀。
根据行业动态及远达案例分析,2025年环保产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环保产业转型期的阵痛与突破方向
远达环保上半年业绩波动既是企业个体经营问题,更是当前环保行业结构性调整的真实写照。在政策持续加码与市场需求升级双重驱动下,环保企业需强化风控体系、加速技术迭代,并把握新能源耦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未来三年,能否实现从工程承包商向综合环境服务商的质变,将成为决定行业参与者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本文数据来源:远达环保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及天眼查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