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广州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截至2025年8月14日,全市光伏装机规模已突破360万千瓦,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近6倍,并通过全运会场馆改造、氢能推广等多维度实践,构建起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广州市在分布式光伏项目推进中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8月累计装机容量达360万千瓦,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近6倍。这一突破性进展体现在多个领域:全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全面铺设光伏设施,在奥林匹克中心、天河体育中心等重点区域采用高效组件与智能并网系统,实现能源自给率提升超40%。技术层面,通过双面发电、跟踪支架等创新应用,单瓦发电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5%-20%,成为全国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的标杆案例。
在强化光伏发电主体地位的同时,广州同步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及生物质能源利用。截至当前,全市已投放建筑废弃物运输、环卫、物流等领域氢燃料电池车1200余辆,居广东省示范应用城市群首位;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突破93万千瓦,通过厌氧发酵与热电联产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清洁电力,形成"光伏+氢能+生物质"的立体能源网络。
作为首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城市,广州通过焚烧发电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将每日约1万吨无回收价值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超过3100个,覆盖城区每3000户及乡镇"一村一点"布局标准,确保垃圾减量率达95%以上。光伏在垃圾处理厂屋顶的规模化应用,更使能源系统实现"以废养电"的闭环模式。
广州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在2025年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光伏应用网络。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氢能推广数量及生物质发电能力等核心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为大型赛事保障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解决方案。未来随着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新型技术落地,预计到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容量有望突破800万千瓦,在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上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