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宠物经济持续升温,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于2025年突破8114亿元人民币。其中,宠物用品领域呈现智能化、细分化趋势,智能喂食器、除臭湿巾等商品成为增长主力。日本品牌无印良品近期宣布扩大宠物用品布局,在日推出犬用产品线,并延续其在中国市场的宠物消费策略,瞄准年轻养宠人群。本文通过数据与案例分析,探讨宠物产业的市场潜力及企业竞争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日本品牌无印良品于2025年8月6日起,在本土市场新增14款犬用宠物用品,包括超细纤维毛巾(售价790日元)、天然成分洗毛液(990日元)等商品。此前该品牌已覆盖猫用食品及杂货品类,并在中国市场提供宠物服装、智能护理产品等多元化选择。数据显示,日本2023年宠物相关市场规模达1.86万亿日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1.95万亿日元,高附加值宠物用品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中国市场方面,无印良品的宠物食品碗、IP联名服饰等商品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其“MUJI宠物”系列以极简设计为核心,涵盖从日常护理到服饰配件的完整产品线,契合年轻消费者对功能与审美的双重需求。据行业统计,中国90后及00后养宠人群占比超67%,推动宠物用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3.9%。
当前养宠主力军为高学历、高收入的都市青年,其中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七成。这一群体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更愿意在宠物服装(如无印良品编织毛衣)、智能设备及个性化服务上增加支出。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城镇犬猫数量达1.2亿只,4088万“铲屎官”平均照料2只猫咪,催生了宠物医疗、美容、食品等细分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无印良品的策略精准卡位情感消费场景:通过推出宠物T恤、风貌夹克等商品强化陪伴属性,并借助品牌调性吸引注重生活品质的中产家庭。其产品定价兼顾性价比与品质感,例如宠物除螨喷雾等健康护理用品,既满足功能性需求,也符合消费者对安全性的重视。
尽管无印良品凭借差异化设计抢占一席之地,但中国宠物市场已呈现白热化竞争态势。本土品牌如pidan、网易严选等通过供应链优势快速迭代产品;国际巨头则加速并购与合资合作。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宠物用品市场规模接近70亿元,头部企业正借助AI技术开发交互式设备。
面对挑战,无印良品持续深化本地化策略:在中国市场推出小型门店业态MUJI 500,并针对年轻客群降低部分商品价格。其宠物用品线亦同步调整,例如新增符合国内标准的环保材质玩具、与本土设计师联名款服饰等,以提升市场渗透率。
2025年全球宠物产业进入结构性增长期,无印良品通过产品矩阵扩展和区域化运营,在宠物用品赛道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品质化、情感化产品的偏好将持续推动市场规模扩张,但企业需在创新与成本控制间寻求平衡。未来,宠物经济的深化发展将依赖于技术赋能与消费需求的精准匹配,而品牌能否持续提供兼具功能价值和情感共鸣的产品,将成为制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