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钛白粉产业面临供需失衡与价格震荡双重压力。作为国内钛白粉龙头企业之一的安纳达披露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51%,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至-2626.78万元。这一数据折射出行业整体面临的严峻挑战,而磷酸铁业务毛利率转负则进一步揭示了跨界竞争加剧带来的冲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根据安纳达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钛白粉总产量为239.5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价格走势呈现剧烈波动特征:1-3月经历三轮涨价潮后,在3月下旬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库存压力骤增,此后价格持续下跌至6月末的历史低位。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价格分别降至1.27~1.37万元/吨、1.15~1.22万元/吨区间。
安纳达核心业务钛白粉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9.65%至5.75亿元,毛利率骤降至3.05%,较上年同期下降8.49个百分点。这种利润挤压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建筑涂料需求萎缩(占总消费量约60%),另一方面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加剧市场竞争。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与产品售价下跌的双重压力。
作为钛白粉企业的典型延伸方向,安纳达15万吨/年的磷酸铁产能在上半年仅实现2.79万吨产量。尽管该产品营收同比增长4.23%,但毛利率已由2022年的高位36.83%转为-6.23%。行业统计显示,2025年国内磷酸铁市场供给量超过130万吨,而价格从年初的1.5万~1.8万元/吨跌至当前1万~1.15万元/吨区间,部分企业已跌破现金成本线。
面对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并存的局面,安纳达在半年报中强调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这种战略选择呼应了行业整体趋势——2025年国内钛白粉企业正加速向新能源材料领域拓展,依托磷酸铁锂等产品的技术协同效应寻求新增长点。但需警惕的是,在跨界竞争加剧背景下,仅凭原料成本优势已难以持续盈利。
钛白粉市场变局中的生存法则
综合2025年上半年数据可见,中国钛白粉行业正经历深刻结构调整。传统领域需求收缩与新兴赛道产能过剩形成双重挤压,企业需在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及全球化布局上寻找破局路径。随着新能源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具备技术迭代能力的企业有望在价格战中突围,而单纯依赖规模扩张的模式将面临更大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