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上半年我国猪肉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特征,国产冻品库存处于五年低位叠加进口量收缩支撑价格抗跌性,但关税政策反复调整加剧了进口成本波动。下半年随着供应端压力延续,而终端需求缩幅预期显著扩大,预计冻品价格将震荡缓跌。本文结合当前行业数据与市场动态,深入解析猪肉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猪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产冻品市场呈现供需紧平衡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冻品二号肉均价为22.10元/公斤,同比上涨4.94%;四号肉均价达22.59元/公斤,涨幅7.32%。库存端支撑显著:截至6月底,重点样本企业冻品库容率仅为19.41%,较近五年平均值(26.22%)低6.81个百分点。库存低位直接抑制价格下行空间,形成“抗跌性”特征。
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3-4月我国对美国猪肉加征关税从10%逐步升至125%,导致进口冻品短期惜售情绪升温。行业数据显示:3月猪头价格上涨7.01%,长切猪脚涨幅5.03%,前肘价格同步走高。然而随着5月关税政策缓和,市场供需关系逆转——下游采购意愿下降叠加贸易商出库加速,5月进口冻品价格普遍承压回落(如猪头单月跌幅2.84%)。
从供给端看,下半年生猪出栏虽保持充裕,但屠宰企业因对后市预期悲观,入库意愿不足。预计国产冻品库容率将延续震荡缓跌走势。进口方面,尽管三季度末关税环境可能改善带动部分增量(如猪头、肋排等季节性产品),但全年进口总量或低于2024年同期。四季度受成本及需求双重制约,进口量或进一步收缩。
尽管传统消费旺季将至(如8月后国产冻品需求回暖),但当前终端订单疲软削弱了市场提振力度。鲜肉价格持续走低导致经销商转向采购鲜品,挤压冻品市场份额。进口端同样面临压力:三季度虽有季节性消费支撑,但四季度食品厂备货意愿显著下滑。综合来看,下半年猪肉冻品需求降幅或超过供应缩量,加剧价格下行风险。
总结
2025年猪肉市场呈现供需双弱格局。国产与进口冻品供应均受限于成本及预期因素,而终端消费疲软进一步放大市场压力。预计下半年二号肉月均价将在19.77-21.79元/公斤区间波动,四号肉价格则位于20.00-22.08元/公斤区间。尽管三季度部分进口产品或因季节性需求出现短期反弹(如猪头价差在11200-13000元/吨),但整体市场仍将延续震荡下跌趋势,行业需警惕供需失衡对价格的持续压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