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石油开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2025年,石油磺酸钠作为一种关键的油田化学品,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数十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石油磺酸钠在提高油田采收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复合驱技术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石油磺酸钠复合驱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2025-2030年中国石油磺酸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石油磺酸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油田开采中。其具有很强的界面活性和与原油的良好配伍性,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采收率。随着油田开采难度的增加,传统的驱油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开采的需求。因此,开发新型复合驱油剂成为提高采收率的关键。石油磺酸钠复合驱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优化石油磺酸钠的配方和性能,开发出高效的复合驱油剂,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一)石油磺酸钠的合成方法
石油磺酸钠市场分析提到石油磺酸钠的合成是通过将减三线馏分油作为原料,使用发烟硫酸进行磺化反应,随后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得到石油磺酸钠。这一过程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价值。
(二)复合驱油剂的配方优化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将石油磺酸钠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显著提高其增溶和界面性能。实验中,通过筛选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最终确定了以石油磺酸钠为主剂,添加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钠和石油羧酸盐的复合驱油剂配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配比为:石油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石油羧酸盐:烷基苯磺酸盐:水=50:10:10:3:27。该复合驱油剂命名为YCQY-103,其界面张力可降低至1.353×10^-2mN/m。
(一)界面张力
界面张力是衡量驱油剂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实验结果表明,YCQY-103的界面张力在浓度为0.1%-0.5%时,均低于现有的磺酸盐型驱油剂CDMP-2和某油田现场使用的驱油剂CQH-1。YCQY-103的最低界面张力值可达1.381×10^-2mN/m,表现出优异的界面活性。
(二)润湿性能
润湿性能对渗吸过程至关重要。通过接触角测定,发现YCQY-103、CDMP-2和CQH-1在油湿表面岩心片上的接触角分别为33.00°、32.50°和37.50°。YCQY-103的润湿性能优异,能够有效促进岩心表面由亲油状态转化为亲水状态,有利于岩心润湿反转与渗吸的发生,从而提高采收率。
(三)渗吸性能
渗吸性能是评价驱油剂在无驱替速度情况下通过毛细管力置换原油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YCQY-103的毛细管举升高度为22mm,与CDMP-2和CQH-1相当。在静态渗吸实验中,YCQY-103的最终渗吸采收率为15.00%,显著高于CDMP-2和CQH-1的10.91%和12.17%。这表明YCQY-103具有良好的渗吸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采收率。
(四)岩心驱替性能
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YCQY-103在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驱油性能。在渗透率为10mD的岩心中,YCQY-103的增采率可达12.18%,显著高于CDMP-2和CQH-1。此外,YCQY-103的最佳注入量为0.8PV,浓度为0.3%,在这些条件下,增采率最高。
四、结论
通过优化石油磺酸钠的配方和性能,开发出的复合驱油剂YCQY-103在界面张力、润湿性能、渗吸性能和岩心驱替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YCQY-103在渗透率为10mD的岩心中,注入量为0.8PV,浓度为0.3%的条件下,增采率可达12.18%。这一研究不仅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石油磺酸钠在油田化学品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石油磺酸钠复合驱技术有望在更多的油田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为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