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渔业 资讯详情
2025年中国水产发展趋势及统计数据:东星斑养殖产业的突破与增长动力
 水产 2025-06-18 05:53:2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海南万宁作为"中国东星斑之乡",通过技术革新与产业链优化,在近年实现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双增。数据显示,当地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9.7万吨,渔业总产值44.27亿元,其中东星斑工厂化养殖产量突破1.5万吨。随着南繁水产种业赋能及养殖技术升级,这一特色水产产业正成为海南乃至全国水产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一、水产种业科技创新突破,推动东星斑产业规模化发展,数据显示养殖面积与产量同步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水产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在万宁主产区,东星斑在建养殖面积已扩展至1800亩,投产后产能将翻倍。通过建立种质资源活体库和抗病分子育种技术攻关,人工孵化成活率从早期不足2%提升至4%-6%,良种选育进入第三代。当前万宁东星斑种苗存活率达7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突破性进展为海南水产养殖向中高端转型提供了核心支撑。

  二、工厂化养殖技术升级助力水产提质增效,2023年万宁水产品产值同比增长显著

  针对海水鱼难捕捞的特性(池深达90厘米且鱼体野性强),当地企业研发出精准投喂系统和智能监测设备。通过24小时水质调控与病害预警,有效解决了连续多代近亲繁殖导致的品种退化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万宁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7.5%,渔业产值增幅达27.1%。这种技术赋能使东星斑养殖成功突破传统模式限制,在27-28℃恒温环境实现稳定产出。

  三、水产产业链条延伸强化竞争力,本土饵料研发加速降低对外依赖

  作为捕食性鱼类,东星斑对饵料有特殊需求(偏好活体微生物和丰年虫幼虫)。目前当地已集聚150余家经营主体构建完整链条,涵盖种苗繁育到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正推进国产化饵料开发项目,目标实现从进口依赖转向自主生产。同时通过建立标准化养殖体系,万宁水产监管部门对东星斑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确保产品市场溢价能力——2023年秋市价曾达每斤180元高位。

  四、水产区域品牌效应凸显,政策支持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

  依托"中国东星斑之乡"认证,万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多元投资。政府通过政企联动机制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并借助线上线下渠道拓展消费市场。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推进,水产出口便利化措施进一步释放产业潜能,预计2025年全省高端海水鱼养殖规模将突破2万吨。

  总结

  从种业创新到技术升级,再到产业链延伸,万宁东星斑案例折射出中国现代水产养殖转型方向。其核心经验在于:通过科技赋能破解资源约束(如温度敏感性、饵料依赖),借助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背景下,这类特色水产品将在中国水产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预计2025年全国海水鱼工厂化养殖产值有望突破300亿元,进一步巩固海南作为热带水产战略要地的地位。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水产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