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能源 资讯详情
AI驱动绿色革命:智能技术赋能全产业链节能降碳新实践
 节能 2025-06-09 14:19:2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6月9日,在全球加速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正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近期举办的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将AI融入能效管理的创新方案,涵盖电力调控、生产流程优化及园区综合管理等领域。这些实践表明,AI技术通过精准预测、实时响应和全周期在线能力,正在重塑传统行业的节能路径。

  一、全产业链智能管控:从源头到终端的碳足迹可视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节能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在能源转型中,全产业链的协同至关重要。以某企业展示的“WesCarber碳中和数字化平台”为例,该系统通过AI算法与自动化设备深度整合,构建了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环节的一体化数字底座。例如,在生产端,AI能根据原材料特性动态调整炉温参数,较传统高恒温模式节能显著;在供应链中,则可追溯每批次材料的碳足迹并实时生成可视化报告。这种“全链路智能管控”模式,将碳排放管理从被动记录升级为主动优化。

  二、AI精准预测:平衡能源供需与经济性

  AI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预测能力。在电力领域,某企业研发的“能智平台”通过融合云端应用、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新能源设施的智能调控。例如,在电网调峰需求下,该系统可秒级响应指令,动态调整储能电站充放电策略,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此外,AI还能预测中长期电力负荷波动,提前调度谷电存储至储能设备,避免企业因用电高峰限电而影响生产。

  在建筑节能场景中,某解决方案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时监测室外天气、室内温湿度及人流变化,并通过算法优化空调运行模式。例如,AI可自动减少空气压缩机的启停频率,降低无效能耗,其决策精度随数据积累持续提升。

  三、实时响应与自主优化:构建低碳系统的“神经中枢”

  AI技术的另一突破在于其长时间在线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某园区级解决方案为例,通过“云-边-端”架构整合能源计量设备,系统可7×24小时监测能耗数据,并基于历史规律预测设备故障风险(如风机轴承寿命),提前生成维护建议。同时,在能效优化层面,AI会综合分析能源结构、用能成本及产能需求,动态调整光伏、储能与传统电网的配比,实现经济性最优的能源梯级利用。

  四、总结:AI是双碳目标落地的关键使能器

  从本次博览会可见,AI技术正通过三大路径推动节能降碳:实时响应减少浪费、精准预测优化配置、全周期在线提升可靠性。无论是工业生产端的动态调节,还是能源系统的供需平衡,AI均展现出超越传统模式的效率优势。未来,随着算法迭代与算力下沉,AI将进一步渗透至更细分的应用场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

  (注:文中提到的数据及案例均基于2025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公开信息整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节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