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618促销季市场观察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彩电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6.18”电商大促期间,彩电行业以史无前例的降价策略引发关注。从32英寸电视跌破300元到百吋巨幕电视成交额激增20倍,价格战成为市场主旋律。头部品牌在激烈竞争中探索差异化路径,而消费者、电商平台与上游面板企业则成为短期赢家。然而,在需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过度低价可能倒逼产业链价值重构,最终影响技术迭代和用户体验。
2025年618促销季,彩电市场呈现全面降价趋势。32英寸电视最低仅售299元(较去年同期降幅超30%),75英寸跌破3000元大关,而百吋巨幕电视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倍。京东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13时,TCL、海信、小米占据大屏电视销售前三甲;苏宁易购“百吋+回音壁”套购订单同比激增175%。行业分析师指出,在国家节能补贴(简称“国补”)加持下,今年促销价较去年双十一进一步下降10%-30%,部分中小尺寸产品首次享受政策红利。
在价格厮杀中,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场景创新寻求突破。TCL推出覆盖全尺寸段的Mini LED电视矩阵,以高对比度和低反射率面板吸引高端用户;海信主攻激光电视与RGB Mini LED产品线,强化大屏沉浸式体验;创维则发力AI智能电视,6月新品搭载自研语音交互系统。奥维云网监测显示,98英寸及以上电视均价同比下降超30%,但Mini LED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逆势增长。
价格战背后暗藏隐忧。上游面板厂通过控产稳价支撑行业,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平稳(如32英寸面板单价约259元)。然而,终端售价逼近成本线导致彩电企业利润压缩,部分区域连锁渠道销售表现平平。行业数据显示,若“6.18”销量不及预期,三季度面板需求或进一步走弱,可能引发产能利用率波动。
短期来看,消费者以更低价格获得更大尺寸电视(如75英寸成爆款),高能效产品渗透率突破90%。但长期风险不容忽视:低价竞争可能导致技术投入减少、渠道推新动力不足,甚至引发质量参差不齐的连锁反应。行业观察人士建议,企业需平衡促销与创新,在8K、AI交互等方向持续发力。
总结展望
2025年“6.18”彩电价格战既是消费复苏的催化剂,也是产业转型的试金石。消费者享受低价红利的同时,头部品牌通过技术差异化巩固优势,面板企业则在供需平衡中寻找新机遇。未来市场需警惕过度内卷对产业链价值的侵蚀,在大屏化、智能化趋势下探索可持续增长路径——唯有以技术创新驱动需求升级,才能避免“面包卖面粉价”的短期狂欢演变为全行业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