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8日,成立仅一年的地瓜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等头部基金。这家以"机器人时代Wintel联盟"为愿景的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构建了软硬一体的技术体系,并通过消费市场与开发者生态双轮驱动,正加速成为新一代基础设施的核心参与者。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地瓜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地瓜机器人的战略起点是技术主权的争夺。不同于多数机器人企业聚焦应用层开发,它选择从芯片架构到算法再到软件平台的全栈自研路径。其自主研发的芯片覆盖5TOPS至500TOPS算力区间,可满足家庭级到工业级机器人的多样化需求,并通过整合算法、SDK与操作系统形成完整技术栈。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使其能够为开发者提供类似NVIDIA Jetson或Raspberry Pi的"标准开发板"体验——即将发布的RDK S100便是行业首款将感知与运动控制集成于单一SoC平台的产品,百TOPS级算力直指具身智能场景的核心需求。
地瓜机器人同时在终端硬件和开发者生态两端发力。在消费市场,其"旭日系列"芯片已搭载于科沃斯、云鲸等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及割草机产品中,累计出货量突破500万颗。关键优势在于:这些芯片并非单纯提供算力,而是以软硬一体化平台形式嵌入客户主板,绑定算法与开发工具链,形成"出货即生态渗透"的乘数效应。
在开发者侧,公司已汇聚全球20余国近10万名技术人才。通过开放接口、提供样例代码和举办赛事活动,其平台催生了从运动陪练机器人到陪伴型宠物机器人的数十个细分场景应用。这种以技术社区驱动创新的模式,与早期Android生态构建路径高度相似——开发者数量与终端出货量形成正向循环,为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成为"机器人时代的安卓"需要跨越现实门槛:当前核心收入仍依赖硬件销售,软件授权和平台服务尚未规模化;具身智能行业对技术边界尚无共识,生态护城河需持续加固。但地瓜机器人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全栈能力的系统性——从芯片到开发工具链的控制权,使其能像Wintel联盟定义PC时代那样,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关键模块建立标准。
随着6月RDK S100的发布和开发者生态持续扩张,这家公司正在用硬件打地基、软件筑高楼的方式重构产业逻辑。尽管商业化验证仍需时间,但其选择的路径恰是大模型时代最稀缺的能力:将算力调度、算法适配与生态整合融为一体,成为实体世界AI落地的"操作系统级"支撑。
结语
从1亿美元融资到500万颗芯片出货,地瓜机器人用一年时间验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它既非追逐热点的投机者,也非依赖资本故事的跟随者——而是通过底层技术卡位与开发者生态建设,在具身智能赛道上构建起平台型公司的雏形。当行业仍在探索标准时,这家初创企业已率先给出了"软硬协同定义规则"的答案,其未来能否成为机器人时代的基础设施核心,将深刻影响下一个十年的技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