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食品 资讯详情
端午将至,共筑节俭新风:拒绝“天价“与过度包装
 粽子 2025-05-27 12:52:2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2025年端午佳节临近,粽子市场再度迎来消费热潮。然而,在传统文化与商业利益交织下,"天价"粽子、过度包装等问题持续引发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出倡议,呼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抵制此类现象,让传统节日回归文化本源与食品本质。

  一、警惕"天价"粽子的商业化异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粽子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部分商家通过奢华包装、混搭高价礼品等方式将粽子异化为人情往来工具,使其脱离食品属性。这类产品往往以虚高定价迎合消费者攀比心理,不仅扭曲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还可能滋生腐败风险,助长社会不正之风。中消协指出,此类行为严重背离节日"团圆祈福"的核心意义,损害传统文化形象。

  二、过度包装加剧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数据显示,过度包装问题已导致我国每年产生数十万吨包装废弃物,其中食品类占比超40%。粽子的多层礼盒包装不仅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更造成木材、塑料等资源的极大消耗。据测算,每生产1吨过度包装材料需消耗标准包装材料3-5倍能耗,处理不当还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此类现象亟待通过政策引导和消费自觉共同改善。

  三、消费者应理性选择,回归节日本源

  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粽子时,建议优先选择简约包装产品,并注意检查包装密封性与完整性。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保留购物凭证以保障维权权益。同时需警惕"高档礼盒""珍稀食材"等营销话术,避免被包装表象误导消费决策。中消协特别提示,2025年端午前夕正值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过度包装专项整治期,消费者可主动参与社会监督。

  总结:端午佳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更需坚守传统本源。通过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担当、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以及全社会的共同监督,我们有望让粽子回归"节令食品"的本质属性,让节日重归质朴温情。这一过程不仅关乎消费理念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守护与传承。(完)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粽子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