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篇综述)在新疆西北部的广袤土地上,曾经肆虐的强风如今化作清洁能源发展的澎湃动力。依托老风口、玛依塔斯等国家级风区资源,塔城地区正加速构建从设备制造到跨境输出的完整风电产业链,并以绿电赋能新兴产业集群。通过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与电网升级工程,这座边陲新城正在书写能源转型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风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行发展区,昔日的戈壁滩已崛起为风电装备制造核心基地。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实现年产600支风机叶片产能,其产品从84米升级至131米大型化,并已有18套出口哈萨克斯坦。相邻的中水四局能源装备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年生产400套分片式塔筒,其中24套已远销中亚市场。本地化配套的金风风电设备总装车间,则通过与周边企业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并拓展跨境订单。这些企业的集聚发展,使塔城成为辐射中亚的风电装备制造枢纽。
托里县老风口区域年均风速达6.04米/秒,这一优质风能资源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目前该县已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140万千瓦,在建规模536万千瓦,规划总容量更达2180万千瓦。依托充沛的绿电供应,绿色智算产业园加速成型:200亩核心区已吸引3家企业入驻,预计形成2.3万P算力规模,年创产值超20亿元并创造500个就业岗位。同时,新疆信达技术有限公司等项目落地进一步印证了风能资源的经济价值——其化成箔生产线建设将受益于风电配套带来的低成本电力支持。
面对2025年塔城中西部电网1170兆瓦的供电缺口,总投资超21亿元的塔额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加速推进。该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电网承载能力,为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保障。新建线路全长280千米,预计2026年8月投运后,不仅能满足本地风电开发需求,更将打通向克拉玛依等地区外送的“绿色电力走廊”,为中亚跨境能源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从风能资源到制造集群,再到绿电赋能新兴产业和电网升级突破,塔城地区的实践展现了边疆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通过产业链协同、要素保障强化与区域联动深化,这里正将自然禀赋转化为经济动能,不仅助力我国“双碳”目标达成,更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了清洁能源合作的鲜活案例。在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上,塔城经验为同类资源型地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