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公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至6月3日。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系统性规范平台收费行为,强化经营者权益保护,推动平台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平台经济覆盖数千万经营主体及超9亿消费者,建立健全收费规则已成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网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指南》明确要求网络交易平台在制定佣金、抽成、技术服务费等收费项目时,需严格遵守公平、合法与诚实信用的基本准则。平台方须综合考量自身经营成本及商户实际运营状况,并依据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行业惯例,确保定价机制的合理性。这一原则性框架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法理基础,也为平台企业划定了合规边界。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收费不透明、不合理等问题,《指南》特别提出“减负导向”。鼓励平台通过灵活定价策略对中小经营者提供让利或费用减免,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此举不仅回应了广大商家对于降低经营成本的诉求,也体现了政策层面引导平台与商户共生共赢的发展理念。
为提升收费行为规范性,《指南》要求平台企业构建全链条合规管理体系:设立专职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机制和事前审核流程。通过动态更新内部制度、开展常态化培训等方式,增强对重复收费、转嫁成本等8类典型违规行为的防控能力。同时强调营造合规文化氛围,确保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均强化守法意识。
在具体操作层面,《指南》细化了多项公开要求:平台需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收费项目及历史版本(至少保留三年),修改规则前须通过7日公示期收集商户意见。特别禁止“只收费不服务”“强制推广搭售”等行为,并明确禁止以数据使用费、不合理保证金等形式变相增负。这些条款直指当前平台经济中争议焦点,为经营者提供了清晰的权利保障路径。
《指南》强调平台需主动配合监管检查并加强行业自律,要求定期收集处理商户对收费政策的反馈意见。通过强化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间的双向沟通,推动形成“企业内控+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治理闭环,确保合规要求有效落地。
总结来看,《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向精细化、规范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其内容既涵盖原则性指引,又包含可操作的具体规范,通过明确权利义务边界、强化透明度建设、遏制不合理收费乱象,为构建平台与商户良性互动生态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6月3日意见征集截止后政策的正式实施,预计将有效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优化,助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