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国内车险行业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尽管整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29%至2234.09亿元,承保利润更跃升77%达84.05亿元,但头部企业与中小险企的差距持续扩大。新能源车险赛道竞争白热化,而跨境保险服务需求则推动行业探索新边界。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车险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在车险领域,比亚迪财险凭借股东资源整合优势,将综合费用率压降至仅6.74%,远低于同业水平,成为行业标杆。这一成绩不仅反映其供应链协同能力,更凸显新能源车企入局保险业务的战略红利。与此同时,阳光、英大等21家中小险企却面临保费萎缩困境,一季度合计保费同比下滑,折射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企业倾斜的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整体承保利润率提升的背后,仍有部分公司依赖传统燃油车险维持利润,而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亏损的压力仍在持续。数据显示,尽管该领域增速领跑全行业,但技术迭代与风险定价难题尚未突破,头部险企凭借数据积累和规模效应占据先机。
在车险之外,人身险中介服务领域的资本运作同样活跃。以手回集团为例,其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并引入天津海泰集团及鹿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4955万港元。此举不仅反映市场对保险中介赛道的看好,也印证了行业向专业化、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当前人身险中介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需应对代理人队伍提质增效的压力;另一方面则要适应跨境服务需求的增长。手回集团的招股动向表明,具备资源整合能力与资本背书的企业更易在细分市场中突围。
2025年以来,“内地居民跨境购险”的热度持续攀升。社交平台上的活跃讨论显示,香港市场的高收益储蓄型产品、重疾保障范围差异以及美元资产配置需求,正吸引大量投保人选择“赴港咨询”。这一现象背后,是内地与港澳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政策的逐步落地——例如《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的意见》明确鼓励跨境保险交易规则创新。
监管层对跨境业务的支持,既为行业拓展新场景提供空间,也倒逼险企提升产品设计与服务响应能力。未来如何平衡合规性、客户体验及风险管控将成为关键课题。
总结
2025年车险市场的结构性变革与人身险中介的资本化进程,共同勾勒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比亚迪凭借技术赋能重塑行业成本基准,中小型险企则需在细分领域寻找差异化路径;跨境保险需求的增长,则为市场打开全球化服务窗口。随着新能源赛道竞争深化及政策红利释放,未来行业洗牌或将加速,唯有兼具创新力与资源整合能力的机构方能占据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