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空吹塑行业作为塑料加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2024年,我国中空吹塑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中空吹塑行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多样化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行业发展现状、重点产品、工艺和设备发展方向等方面,探讨2025年中空吹塑行业的前景。
(一)中空吹塑制品
《十五五PC水瓶专用中空成型机(吹塑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中空吹塑行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经过近30年的发展,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华北三大主要产业集群。2021年,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1797个,比2020年的1624个增长了10.65%。中空吹塑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品、农业、交通设施用品、汽车、化工、日化、物流、医疗、军工、民用、渔业、体育旅游及户外休闲等多个领域。
(二)中空吹塑专用原材料
1. PE-HD中空专用料
PE-HD因其良好的抗冲击性、电绝缘性、抗撕裂性、耐低温性等,成为中空吹塑产品中用量最大的一种树脂原料。国产PE-HD中空料已基本满足各种规格、用途的产品。截至2022年初,我国PE-HD中空专用料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情况显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 瓶级PET
PET具有力学性能高、化学稳定性好、阻隔性能佳等优点,广泛用于包装各类产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瓶级PET生产国,2022年初,国内瓶级PET生产企业主要有13家,年产能约14620kt,主要集中在江苏、海南、广东和浙江地区。
3. 其他材料
包括PP、PVC、PC、PA、PE-LD、PU等热塑性材料,在中空吹塑制品中占比较小。高熔体强度、高透明度PP材料近年来市场需求潜力较大。
(三)中空吹塑设备
中空塑料吹塑成型机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制造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设备厂逐渐形成了三个阵营,第一阵营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第二阵营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第三阵营企业数量众多。目前,市场对运行稳定可靠、产量高、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化中空塑料吹塑成型机组需求迫切。
(一)电子化学品专用超洁净桶
电子化学品专用超洁净包装容器要求耐腐蚀且不能有颗粒及金属杂质溶出。PE-HD是首选材料。国外企业如美国英特格已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并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如杭州科百特取得实质性进展,处于试生产阶段。
(二)高压储氢四型瓶
高压储氢四型瓶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由塑料内胆、碳纤维缠绕层等组成。国外70MPa复合材料储氢气瓶已进入示范使用阶段。国内企业如斯林达获得车用Ⅳ型储氢瓶制造许可,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全电动中空成型机
全电动中空成型机具有高效、节能、低噪、稳定、清洁等优势,尤其适合医药、食品包装等领域。国外设备厂商如Magic、Plastiblow等研发进展和市场使用率领先。国内企业如开平雅琪和同大机械已推出成熟机型,实现节能效果。
(四)微发泡中空成型技术
微发泡中空成型技术分为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两种工艺。物理发泡适用于汽车风管等产品,化学发泡在日化包装等领域实现减重并商业化量产。该技术在产品轻量化、隔热性、隔声性、冲击强度等方面优势显著,前景广阔。
(五)挤吹PET容器
中空吹塑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挤吹PET容器技术由德国贝克姆公司等研发成功,被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企业采用。国内尚未有相关企业研究,但随着国际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深入,国内企业有望跟进。
我国中空吹塑行业经过30年发展,工艺成熟、生产企业众多,能满足国内大部分市场需求。现阶段,国产原材料和中空成型机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表现良好,但在专用料开发和设备稳定性、能耗降低、自动化水平提升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随着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性、标准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更加明确,需要设备、原材料、制品企业加强产业链协作,联合技术攻关,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年,中空吹塑行业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