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七部门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明确要求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续贷模式、优化服务流程等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上又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银行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面对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周转难问题,此次新政首次以八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强化跨领域协作机制。文件明确要求银行机构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将无还本续贷作为核心服务工具,并同步推广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多元化支持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突破138万亿元,但仍有大量企业面临到期偿付压力。
新政将"应续尽续"原则贯穿服务全流程,要求银行机构建立专项审批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自动续贷。与传统需先偿还本金的模式相比,该方式可直接节省小微企业平均3-5天的资金筹措时间。特别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的企业,政策明确延长贷款期限最长至3年,并允许分阶段调整利率水平。
为打破物理网点限制,新规要求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线上续贷申请系统需在2025年底前实现县域全覆盖;同时建立"白名单"企业快速响应机制。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6万家小微企业通过手机银行完成续贷操作,平均审批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70%以上。
新政特别设置动态监测指标体系,要求监管部门按季度评估银行机构的续贷业务合规性。对于恶意逃废债企业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实体经济。统计显示,实施无还本续贷的企业不良贷款率较传统模式下降1.2个百分点。
此次政策组合拳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不仅为小微企业搭建起"无缝衔接"的融资桥梁,更推动银行业构建起可持续的服务生态体系。随着配套细则逐步落地,预计到2026年我国小微企业续贷覆盖率有望突破45%,真正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