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农业 资讯详情
创新水肥管理技术助力灌区小麦稳产增收
 小麦 2025-05-21 22:20:3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干旱、资源约束等多重挑战。近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推广,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探索出多效协同的新路径。西北灌区一项覆盖百亩的示范项目证明,科学整合水肥管理技术不仅可突破极端天气限制,还能实现增产增收双重效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一、科技赋能小麦种植 实现节本增效目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小麦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自2021年起,在陕西渭南大荔县韦林镇灌区启动的示范项目中,通过建立百亩核心基地推广监控施肥、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体系,成功实现了关键突破。数据显示,经过四年实践,该区域氮肥使用量减少30%,磷肥投入降低40%的同时,小麦单产水平与传统种植模式持平。这种"减投不减产"的生产模式使农户经济效益提升超过8%,验证了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可行性。

  二、干旱年份彰显技术韧性 小麦长势逆势上扬

  2025年春季持续高温大风天气导致多地小麦生长受阻,但在韦林镇示范基地,通过精准水肥调控的麦田仍呈现良好长势。专家现场测算显示,示范区域小麦预计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较周边常规种植区抗逆性显著增强。这种稳定性表现源于技术团队对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与动态管理,特别是在灌溉关键期实现了水分利用率最大化。

  三、技术要点与推广路径并重 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农业专家在田间观摩会上详细解读了灌区水肥一体化增产技术体系:通过滴灌系统实现养分精准输送,结合无人机追肥提升作业效率;针对旱地环境创新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使自然降雨的农用效能提高25%。推广过程中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将技术培训直接对接种植主体,确保实用技术可复制、易推广。这种"技术研发-示范验证-规模应用"的闭环模式,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正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韦林镇的实践表明: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农艺措施,既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又能提升农业生产系统稳定性。随着此类技术在更大范围推广,必将进一步释放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潜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小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