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创新的背景下,国内制药企业正通过技术研发合作拓展业务边界。作为中成药领域的传统龙头企业,步长制药近期宣布与合作伙伴启动MF59乳佐剂研发项目,标志着其向疫苗及生物制品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公司战略转型的决心,也为行业技术突破提供了新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制药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5月20日,步长制药控股子公司浙江天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与一家医药科技企业签署《委托研发协议》,共同推进MF59乳佐剂在IND(临床研究申请)及NDA(上市许可申请)阶段的研发工作。根据协议条款,双方将分担研发风险并共享收益,服务费用总计150万元,并附加销售提成机制。此次合作聚焦于提升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免疫效果与安全性,若成功落地将显著增强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储备。
财务数据显示,步长制药近年面临增长压力: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9.51亿元、132.45亿元和110.06亿元,连续三年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更呈现剧烈波动,从-15.30亿元回升至3.19亿元后再度转为-5.54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至2024年的49.26%,显示经营压力持续加剧。在此背景下,通过研发合作拓展高附加值业务领域,成为其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路径。
天眼查数据显示,步长制药当前存在187条直接关联风险提示及数千条周边预警信息,涉及企业运营的多个维度。作为拥有69家参股公司的大型集团,其业务触角已延伸至医药销售、物业等多元领域。此次选择MF59乳佐剂这一国际主流疫苗佐剂技术进行攻关,既是对抗行业竞争的战略举措,也面临研发失败或市场应用不及预期的技术风险。公司通过协议中的风险共担条款,试图平衡创新投入与财务稳健性。
总结: 步长制药的此次合作标志着其从传统中成药向生物制品领域的战略跃迁。尽管近年业绩承压,但通过技术合作布局高潜力赛道,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未来成效将取决于研发进展、市场接受度及公司风险管控能力。这一案例折射出中国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定的同时,以创新破局寻求可持续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