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0日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成为全球焦点,新能源主题投资热度持续攀升。然而,在行业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部分聚焦该领域的基金产品面临严峻挑战。以某银行系公募旗下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基金为例,其在经历三年运作后正式进入清算程序,为市场敲响了结构性调整的警钟。这只曾因年度亏损垫底而备受关注的产品,最终以剩余财产2670万元完成清算流程,揭示出主题投资与市场周期共振的风险。
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成立于2022年4月20日,截至今年4月21日进入清算程序时累计亏损达53.43%,显著跑输同期业绩基准近20个百分点。该基金在2023年度以-46.19%的收益率成为当年公募市场最大"亏损王"。其表现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板块自2022年以来持续调整的压力,更暴露出主题投资面临的核心矛盾:发行时点选择与行业周期错配问题。统计显示,该基金在近三年(截至清算日)的运作中始终未能扭转颓势,期间恰逢光伏等细分领域经历产能过剩、盈利承压等多重考验。
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份额规模已萎缩至0.41亿元,跌破5000万元清盘红线。尽管在2024年初由从业经验不足的基金经理接手后尝试调整持仓结构,但新能源产业链整体波动加剧的局面未根本改善。新任经理在年报中指出,权益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估值修复进程受阻,尤其是光伏领域因产能出清缓慢导致全年缺乏明确拐点。这种内外因素叠加最终触发了基金合同约定的清算条款。
与旗下产品清盘形成对比的是,该基金公司今年明显加快权益类产品发行节奏。先后推出了上银先进制造混合型、资源精选混合型及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基金等新品,但上述3只产品的首募规模均未突破亿元关口,且公司自购金额均为1000万元。当前正在发行的创业板50指数基金和筹备中的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显示出其持续加码权益赛道的决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机构管理总规模达2264.6亿元,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比超7成(债基规模1638.97亿元),新能源清盘事件并未动摇其以固收为基底的业务架构。
总结:市场周期与产品生命力的辩证关系
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基金的退出,既是特定行业波动下的个案,也是公募行业竞争格局的真实写照。在新能源赛道长期向好的背景下,短期业绩回撤与产品存续问题提醒投资者关注管理能力与市场时机的匹配度。而对于机构而言,在积极布局权益创新的同时保持资产配置平衡,或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未来随着更多细分指数基金入市,如何将主题投资风险控制与规模增长结合,仍是对行业参与者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