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召开,聚焦“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会议期间,多位业内人士围绕医疗器械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展开探讨。在老龄化加剧、支付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整合突破发展瓶颈,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与医保支出的双重压力正重塑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格局。短期内医疗专项债的发行可缓解部分财政负担,但长期来看,老龄化带来的诊疗需求激增将对医保系统形成持续挑战。在此背景下,医疗器械企业面临严峻考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行业迎来供给侧出清的关键阶段。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成为中小企业寻求突围的重要路径。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头部企业在并购策略上展现出清晰的“双轨制”思路。在国内市场,由于整合风险较低,企业敢于通过跨界收购开拓新赛道。例如某龙头企业去年完成对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收购,以此快速切入高增长领域。而在海外市场,整合难度显著提升,因此更倾向于聚焦业务补强:既包括拓展新兴市场的“市场补强”,也涵盖核心技术的“技术补强”。这种策略既能降低风险,又能加速全球化布局。
以欧洲和美洲地区的并购案例为例,在市场补强方面,某跨国企业通过收购当地渠道优势明显的标的,快速打开区域市场;在技术补强领域,则瞄准具有核心专利的中小型科技公司。此类操作既避免了对现有业务的冲击,又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控。数据显示,上述策略已帮助企业在体外诊断、影像设备等细分赛道建立竞争壁垒。
总结来看,医疗器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正进入关键阶段。支付环境压力倒逼行业加速整合,而并购重组成为企业突破资源约束的核心手段。通过差异化战略布局国内外市场,头部企业不仅能够巩固自身优势,更将带动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深圳作为开放创新高地,在这一进程中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与产业活力,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新的价值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