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金融 资讯详情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多维政策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金融 2025-05-15 06:50:58

  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通过15项具体措施构建覆盖创业投资、信贷支持、资本市场和保险保障的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这一政策组合聚焦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形成“投贷联动+风险共担”的创新生态,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

  一、科技信贷机制革新助力企业突破融资瓶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融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政策明确建立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通过制定标准化识别体系和推荐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服务科技型企业。在机构建设方面,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部门,在创新资源密集区域布局科技支行,强化“接地气”的服务能力。为解决长期制约信贷投放的问题,允许试点地区将并购贷款比例提升至交易价款的80%,并延长最长贷款期限至10年,有效匹配科技创新长周期特征。行业专家指出,此类改革通过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差异化考核标准,可显著缓解银行对科技型企业“软资产”估值难、风控弱的顾虑。

  二、科技保险创新构建全生命周期保障网络

  针对科技型企业研发失败率高、知识产权价值波动大等痛点,政策提出打造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市场推广的保险产品体系。特别强调探索重点领域共保体模式,在重大技术攻关和中试环节开展风险分散试点,通过“政府+保险机构”风险池分担机制增强承保能力。同时鼓励险资参与国家科技项目投资,形成“保障+资本”的双重支持。数据显示,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虽持续增长,但定制化保险产品覆盖率不足,政策推动下这一短板有望加速补齐。

  三、系统性制度设计强化金融支撑可持续性

  通过整合创业投资、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工具,《政策举措》构建起“早扶持、长周期、强保障”的立体支持框架。在开放生态建设方面,允许外资通过QFLP试点等渠道便利参与科技型企业融资,拓宽跨境资金通道。专家分析指出,这种多维联动设计既解决初创期企业的“首贷难”,又满足成熟阶段的技术并购需求;既能为研发失败提供损失补偿,又能引导长期资本支持硬科技攻关。政策特别强调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和尽职免责机制,确保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四、风险防控与资源整合驱动生态协同发展

  在强化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的同时,政策注重建立风险缓冲机制。例如通过保险共保体分散关键技术领域的极端风险,在信贷端试点差异化容忍度标准,形成“风险可控前提下的适度包容”。这种设计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又避免科技型企业因短期波动中断创新进程。未来随着数据共享平台和评价体系的完善,金融机构对技术价值的识别能力将持续提升。

  结语:政策组合拳释放创新乘数效应

  《若干政策举措》通过制度创新与工具协同,打通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关键堵点。从破解融资约束到构建风险屏障,从境内资源联动到跨境渠道拓展,这一政策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成长护航+风险兜底”的全方位支持网络。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将实现从“局部突破”向“生态共建”的跨越,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持久动能。

热门推荐

金融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