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农业 资讯详情
河南小麦抗旱保收面临严峻挑战
 农业 2025-05-15 13:18:0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篇综述)2025年春季,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省遭遇罕见持续干旱,多地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对小麦生长构成威胁。作为全国小麦产量最大的省份,河南4月以来的气象数据显示,超过四成区域出现重度干旱,部分田块因灌溉条件受限导致麦苗枯黄减产。面对这场"十年一遇"的旱情,农户、农业部门与专家正通过抗旱措施抢夺收成,同时为未来粮食安全探索更可持续的应对路径。

  一、气象干旱加剧 农作物生长遭遇双重压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据河南省5月12日防灾减灾发布会通报,截至4月19日,全省已有40%县(市)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尽管4月下旬三次降雨缓解了南部旱情,但豫西、豫中及豫北等核心产区仍受持续干旱困扰。洛阳市作为豫西典型代表,其麦田土壤呈现硬邦邦的板结状态,小麦植株高度普遍低于往年20厘米,部分地块甚至出现未抽穗现象。农业专家指出,小麦灌浆期若缺水将直接导致籽粒干瘪,最终影响单产。

  二、农户抗旱成本激增 粮食收益面临倒挂风险

  在宜阳县赵堡镇等地,农户为挽救麦苗不得不自费抗旱灌溉。由于丘陵地带引水困难,部分区域只能通过水泵从远处河道抽水,每亩地每次灌溉耗时数小时且成本攀升。有农户透露,浇灌十来亩地需支出千元以上电费及人工费用,而偏远地块因水源无法抵达彻底放弃补救。周口市太康县农户则面临"近河田丰收、远河田绝收"的两极分化:靠近河道的麦田经两次灌溉长势良好,但远离水源区域的小麦存活率不足三成。这种成本压力叠加产量损失,可能导致部分地块出现"种子化肥成本高于粮食收入"的种植倒挂。

  三、农业部门多措并举构建抗旱防线

  洛阳市农业农村局表示,自3月下旬起将抗旱列为全市农业首要任务,通过调度灌溉设备和优化水源配置争取最大限度保收。周口太康县170万亩麦田虽进入生长末期,但仍在指导农户抓住最后窗口期进行适度补水。开封尉氏县凭借平原区位优势和完善的井灌系统,实现每50亩耕地配设一眼抗旱井,同时推广微喷灌技术降低耗水量。全省已向受灾地区拨付救灾资金超165万元,主要用于打井、疏通灌溉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专家建议构建长效抗旱机制

  农业专家强调,小麦减产评估需综合考量干旱面积、灌溉覆盖率及未来天气变化。当前灌浆期缺水对产量的负面影响具有不可逆性,但通过科学灌溉仍可部分缓解。长远来看,应推进抗旱品种研发与节水技术推广:一方面加强分子设计育种提升作物耐旱性;另一方面加快从漫灌向滴灌、喷灌等高效模式转型。河南省安阳市已将救灾资金重点投向井渠改造,这种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全文总结)河南小麦遭遇的干旱危机凸显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旱情应对可见,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应急灌溉体系、加快抗逆作物品种研发已成当务之急。未来需建立"预防预警响应"三位一体的长效抗旱机制,方能保障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不被极端天气突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农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