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要点速览
时隔近七十年后,中蒙两国再次携手推进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合作。5月14日,第二条连接中国内蒙古与蒙古国南戈壁省的跨境铁路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两国在互联互通领域迈出重要步伐。这条全长约10公里的跨境通道不仅将提升区域物流效率,更将成为深化经济协作的新纽带。
甘其毛都至嘎舒苏海图铁路工程是中国与蒙古国共建的第二条跨境铁路,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出境后,经蒙古国嘎舒苏海图口岸直达南戈壁省核心站点。项目总长度9.91公里,其中6.08公里为跨越边境的桥梁段。这条线路是继1956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通车以来,两国在跨境交通领域的重要突破,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后将显著缓解既有口岸运输压力。
中蒙双方采用"境内各自推进+跨境协同施工"的协作机制:中国段与蒙古国段由两国独立完成建设,而关键连接段则通过跨境桥梁实现无缝衔接。这种模式既尊重了属地管理原则,又确保了技术标准统一。6.08公里长的跨境桥梁作为工程核心,需克服地质差异和气候条件等挑战,成为检验合作成效的关键节点。
该铁路项目直通蒙古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未来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形成联动效应。数据显示,甘其毛都口岸作为中国最大陆路边境口岸之一,年货运量超过2000万吨,新线路将有效提升煤炭、铜矿等大宗商品运输能力。从长远看,这条跨境通道有望成为连接东亚市场与蒙古国资源腹地的"黄金纽带"。
结语
甘其毛都至嘎舒苏海图铁路的建设标志着中蒙跨境交通网络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和技术攻坚,两国共同打造了兼具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条不足10公里的线路不仅缩短地理距离,更将推动区域物流效率、贸易规模及人文交流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