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小米空调代工模式及武汉智能工厂投产动态引发行业热议。作为智能家居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小米通过与四川长虹美菱的深度合作加速布局空调市场,但随着自主生产计划推进和市场竞争加剧,其代工产业链正面临毛利率下滑、技术积累不足等挑战。这一系列动向不仅折射出小米供应链策略的调整方向,也暴露出传统家电企业转型中的关键矛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小米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长虹美菱自2017年起为小米提供空调贴牌生产服务,2024年空调业务收入达154.07亿元,同比增长33.2%,占总营收的53.87%。然而这一核心板块毛利率仅为7%,显著低于冰箱冰柜业务的15.43%。数据显示,国内代工业务规模扩大和海外市场低价竞争是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至11.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尽管代工利润空间有限,但长虹美菱仍强调其“高于自营”,反映出传统制造企业在品牌溢价能力上的不足。
小米空调的研发设计与品控体系由小米团队主导,长虹美菱仅承担生产环节。这种合作模式虽快速扩大了小米的产能布局,却限制了代工方技术积累空间。例如2024年推出的Q7D、Q7V等新品虽在市场推广中强调技术创新,但关键专利与核心工艺仍由委托方掌控。这使得长虹美菱难以通过产品迭代建立差异化优势,在行业价格战中陷入被动。
随着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预计年内投产,其空调供应链将逐步从完全外包转向自主生产与代工并行的混合模式。这一转变对现有合作伙伴形成双重压力:一方面需应对订单规模波动风险;另一方面要加速自身技术升级以保持竞争力。长虹美菱在2025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品牌优先”和“高附加值产品攻坚”,试图通过海外渠道扩张、变频技术推广等举措提升利润率,但短期内仍面临与委托方利益再平衡的挑战。
在空调出口领域,长虹美菱2024年表现亮眼,通过开拓新区域市场和优化客户结构实现突破。其“有利润的规模增长”策略聚焦于强化品牌代理体系,并计划通过推高附加值产品(如变频机型)改善盈利结构。然而全球家电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出货量的同时避免陷入低价竞争陷阱,仍是企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总结:代工合作与自主进化间的平衡艺术
小米空调产业链的动态调整折射出现代制造业的典型矛盾——规模扩张与利润增长的平衡难题。长虹美菱通过代工业务实现了营收快速增长,但技术话语权缺失导致盈利能力受限;而小米加速推进自有工厂建设,则预示着品牌方对供应链控制权的争夺升级。未来双方合作模式能否持续,既取决于市场环境变化,更考验企业能否在核心技术积累、渠道布局和成本管控间找到最优解。这一案例为行业提供了观察代工经济转型与智能制造落地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