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一季度,光伏行业头部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行业整体处于调整期。光伏组件“四巨头”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一季度合计亏损57.84亿元,其中隆基绿能同比减亏,其他三家企业亏损幅度同比扩大。这一局面与产业链价格下降、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面对行业低谷,企业纷纷采取降本增效、优化技术布局等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
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长充满不确定性,企业普遍采取保守策略。隆基绿能认为,整个光伏市场已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2025年市场可能是没有增量的一年。晶澳科技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规模保持在550GW—600GW之间,国内需求占比维持在50%左右。天合光能预计新兴市场增速较快,其中中东非预计增速超过30%,亚太预计也有两位数的增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制定2025年全年出货目标相对保守。晶科能源预计组件出货85GW—100GW,隆基绿能预计组件出货80GW—90GW,天合光能预计组件出货70GW—75GW。
在行业低谷期,降本增效、保持现金流成为企业应对经营困境的重要举措。隆基绿能从2024年开始采取零基预算,通过项目制管理严格执行降本举措,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所有产品线的成本效率都做到了行业领先。天合光能通过人员优化和减费控支等措施,整体费用降幅已经接近30%。晶澳科技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管控现金流,包括做适量的现金储备、加强回款管控、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等。在资本性支出方面,晶科能源2025年主要聚焦高效产品的升级改造,预计全年资本开支40亿元左右。隆基绿能2025年将重点优化产能结构,集中资源开展HPBC 2.0先进产能替换和升级迭代。天合光能2025年没有规模性的资本开支计划,其内部目标是维持200亿元的资金规模以确保穿越周期低谷。
2025年光伏技术格局将发生一定变化,企业研发布局各有侧重。天合光能表示,光伏技术格局呈现“一主两辅”的局面,即以TOPCon技术为主,BC和HJT技术为辅。晶科能源看好TOPCon持续竞争力,并加速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晶澳科技明确各种技术路线的产业化进展,指出公司电池技术的重点还在TOPCon提效上。隆基绿能尽管拥有部分TOPCon产能,但战略性投资BC技术,并认为是未来的市场主流。预计到2025年年底,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将达到50GW,BC组件出货规模有望占据总出货量的30%。
面对2025年一季度的严峻挑战,光伏行业头部企业正在积极调整策略,通过降本增效、优化技术布局等多重手段应对市场变化。虽然短期内行业仍面临压力,但随着技术升级和市场调整,行业有望在未来实现回暖。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持续投入,以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