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手机终端 资讯详情
小米低调反思,智能驾驶行业回归理性
 小米 2025-04-24 09:06:3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的上海车展,汽车工业的变革浪潮依然汹涌,但行业焦点已从“智能辅助驾驶军备竞赛”转向了“安全冗余”和渐进式路线。小米SU7事件后,车企在智能辅助驾驶宣传上更加理性,行业开始反思过度营销的问题。与此同时,华为在车展上大展拳脚,成为众多车企智能化领域的合作方。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一场从激进到理性的转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成为核心关注点。

  一、小米低调反思,行业回归理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小米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小米在本届上海车展上的表现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小米汽车展台依然人流密集,但小米CEO并未出席,声量明显减弱。展台上展示了SU7和SU7 Ultra车型,吸引了不少观众,但更多人是为了领取限量发放的棒球帽。小米汽车官方微博称,每日送出5000顶棒球帽,每顶售价129元,当天下午已全部发放完毕。

  小米的沉默折射出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过度营销的反思。业内普遍认为,智能辅助驾驶的竞争已进入深水区,车企需要的是经过大规模验证的可靠方案,而非“期货”式的技术承诺。小米的低调态度,正是行业对激进路线集体反思的体现。

  二、华为扩容,智能化合作版图扩大

  与小米的低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在本届车展上的活跃表现。华为的鸿蒙智行展区人头攒动,展示了与多家车企合作的成果。华为不仅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尚界”品牌,还与江汽集团合作推出尊界车型,并在展台上展示了两台展车。此外,上汽大通MAXUS宣布与华为合作,成为首个与华为合作的轻型商用车品牌。

  华为在智能化领域的合作版图不断扩大,不仅与国内车企合作,还与宝马、奥迪等外资车企展开合作。华为已成为众多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其技术实力和合作模式备受行业认可。

  三、智能驾驶宣传降温,安全冗余成焦点

  智能辅助驾驶事故频发后,行业更加关注如何降低接管率、提升极端场景的应对能力。多家车企强调打造“冗余式”智能驾驶安全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提升安全性。特斯拉坚持视觉方案,通过提升算力、算法和模型训练实现自动驾驶感知功能,而多数车企则选择激光雷达作为重要传感器,以提供冗余安全性。

  激光雷达虽感知效果更佳,但成本较高。车企采用纯视觉加激光雷达的形式,并非单纯因为算力不足,而是希望通过两者结合,在算力和算法共同作用下突破上限。激光雷达在处理特殊场景以及实现L3级自动驾驶时,能作为异构传感器增加安全保障。

  四、政策规范,智能驾驶行业去泡沫化

  工信部对智能驾驶宣传进行纠偏后,行业开始讨论自动驾驶降温的问题。新规重申了“人机共驾”的基本原则,强调汽车应是人与机器协同的产物,系统需要明确区分控制权归属。新规并非延缓辅助驾驶技术的开发速度,而是为行业划定了更清晰的安全底线,提高技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政策收紧实质上是“去泡沫化”过程,剔除过度承诺的技术噱头,迫使企业回归用户真实需求。当技术路径被规范后,竞争终局将取决于谁能将安全、成本、体验三者平衡至最优解,而非单纯追求“无人驾驶”的激进叙事。

  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从激进到理性的转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成为核心关注点。小米的低调反思和华为的扩容合作,反映了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路线的重新审视。政策规范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行业去泡沫化,车企需要在安全、成本和体验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小米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