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文体 资讯详情
动力电池技术革新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格局
 动力电池 2025-04-28 22:51:2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随着超充技术迈入“兆瓦时代”,以及电池安全标准的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补能效率的显著提升,也为电池安全设定了更高的行业标准。

  一、超充技术迈入“兆瓦时代”,补能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电动车技术发展至今,“充电焦虑”仍是制约用户体验的最大痛点。当前,多家企业加速布局超充技术,推动行业进入“兆瓦时代”,重塑新能源汽车补能格局。在近期举办的上海车展上,多家企业展示了其最新的超充技术成果。

  某企业展出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号称全球首款峰值12C兼具800公里纯电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车里坐5分钟,续航里程就充到520公里了。即使在10℃低温亏电的严苛环境下,依然可以保证充沛动力输出。

  另一家企业则展示了兆瓦闪充产品,实现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达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该企业高层表示,为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追求在充电速度上实现“油电同速”。

  此外,还有企业展示了液冷超充产品,并发布了“超充联盟2.0”,号召行业向全面超充化发展。另一家企业则发布了两兆瓦液冷超充系统,聚合功率池能力达到10兆瓦,双枪输出电流为2400A,启动时间为3秒。该企业研发高级副总裁介绍,液冷双枪作为核心设备,已在全球实现规模化商用,满足重卡、电动船舶等高能耗场景需求,双枪设计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电池安全标准全面提升,企业纷纷打出“安全牌”

  在超充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电池安全标准也迎来了全面提升。上海车展前夕,“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标准”正式发布,这使得“不起火、不爆炸”成为企业们的口号之一。

  根据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池需满足“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的要求。而2020年版国标要求是电池“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

  某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安全专利不是“炫技工具”,而应当成为全行业共享的标准。该企业决定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包括电池包底护板专利、电池包防撞梁专利、底部碰撞实验装置专利等,为消费者与行业带来从整车电池安全设计与技术验证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该企业还成立了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在测试要求中,电池必须经过全场景极限工况的36项安全测试,其中23项测试标准超“新国标”,包括电芯针刺、海水浸泡,电池包底部球击等12项未列入新国标的严苛测试。

  另一家电池企业副总裁表示,安全作为电池系统最本质的物理属性,是技术研发的核心锚点。该企业已实现国产大圆柱电池于乘用车领域的规模化量产,可以系统性保障电池系统在碰撞冲击下的能量吸收能力、热失控工况下的隔热防护效能,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结构稳定性。

  三、技术革命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站上全球能源革命前沿

  超充与安全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定义电池赛道,让中国新能源产业站上全球能源革命的十字路口并成为“国际领航员”。实现兆瓦超充的规模化商用,规定电池“不起火、不爆炸”,中国企业的电池技术竞争正在向全球输出“中国标准”。

  在超充技术方面,多家企业推出的兆瓦级产品,推动补能向“油电同速”升级。在电池安全方面,企业纷纷表态提到自己的电池产品超过新国标安全标准。这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行业设定了更高的安全门槛。

  总的来说,动力电池技术的革新正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的高度。超充技术的突破和电池安全标准的提升,不仅解决了用户的充电焦虑,也为行业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正在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领航者。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动力电池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