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地纷纷设立专项基金,推动AI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从长三角的文化产业基金到各地的AI天使基金,这些举措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以下是近期几项重要基金设立的详细情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文化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设立“交大云启AI天使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该基金由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相关机构联合发起,专注于初创期及早期人工智能科创企业,重点布局大模型行业应用、具身智能、AI芯片等前沿领域。基金不仅面向交大校友,还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旨在实现高校、市场机构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近日,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基金意向签约会在上海举行。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30亿元,由长三角主要省市地区共同发起。基金聚焦文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技术产业化,通过联合多元资本,加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发挥资本服务和国资引领作用,推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近日宣布拟参投6只子基金,覆盖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硬科技等前沿领域。这6只子基金包括上海博联脑科学产业创投、上海安福创生合成生物学创投等。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总规模100亿元,致力于搭建推动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的开放赋能平台,关注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但迭代迅速的技术。
湖南省首支AIC创业投资组合式基金——“湖南工融迪策创业投资基金”近日在长沙工商注册登记,首期规模10亿元。该基金采取双GP模式,由地方国资主导投资,银行系资本管理运作,主要围绕战略新兴行业,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制造以及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的创业投资。
北京亦庄控股旗下投资公司和亦庄机器人公司联合发起设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该基金重点锁定机器人本体、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高端机床、半导体设备、增材设备、工业互联网、自动化产线及系统、芯片、大模型、新材料、无人系统、智能终端等领域,已完成对17家企业的深度调研和储备工作。
中生引领(上海)私募投资基金近日在浦东揭牌成立,目标总规模10亿元,首关规模5亿元。该基金聚焦成长期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赋能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全流程环节。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预计达到4100亿元。
江苏常州高端功能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近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总规模30亿元。该基金由常州投资集团发起,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出资组建,聚焦高端功能材料产业链,重点投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等关键领域。
从AI天使基金到文化产业基金,从生物医药到低空经济,各地基金的设立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这些基金通过聚焦前沿领域和关键产业链,推动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