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正式启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试点县(市、区)工作。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智改数转网联”技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试点工作不仅聚焦企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还强调产业链协同和产业集群整体升级,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助力河南新型工业化进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试点工作首先从“点”上入手,支持县(市、区)主导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内外网改造。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将加速生产、设计、检测等领域的设备升级,全面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环保技改和安全生产技改也将同步推进,打造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线”上,试点工作强调由龙头企业引领,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实施技术改造。配套企业将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提升支撑能力,实现产业链的高效协同。智慧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企业间的协作效率。此外,龙头企业将探索应用垂直领域工业大模型,实现生产柔性调度、资源动态调配及行业知识共享,推动产业链整体迈向智能化。
在“面”上,试点工作支持县(市、区)开展产业链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综合服务诊断。通过组织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诊断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实施整体转型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建设将为试点地区提供定制化方案开发和转型实施服务。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的建立将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应用布局,促进跨领域数据的统一接入与协同共享。
本次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管委会。省级财政对每个入选试点县(市、区)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奖励,为试点地区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助力其快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总结
河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河南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智改数转网联”技术的深度应用,河南将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将提升河南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将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