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太阳能 资讯详情
光伏行业分化加剧:设备厂商逆势增长,二线厂商深陷亏损
 光伏 2025-04-25 15:18:3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光伏行业在2024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一方面,光伏设备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的二线厂商则因供需错配和价格下跌,普遍陷入亏损困境。这种分化不仅反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也揭示了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盈利差异。

  一、光伏设备厂商逆势增长,订单转化推动收入提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光伏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光伏设备厂商在2024年表现亮眼,捷佳伟创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财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归母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增长69.1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行业大规模扩张和技术迭代加速,使得设备订单持续增加并转化为收入。捷佳伟创凭借高性价比的设备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成功抓住了市场机遇。

  另一家设备厂商晶盛机电也表现不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5.77亿元,归母净利润25.10亿元。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但其在光伏设备领域的闭环布局和创新工艺,依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奥特维则通过持续推出新产品,满足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需求,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1.98亿元,同比增长45.94%。

  二、二线厂商普遍亏损,供需错配加剧生存压力

  与设备厂商的盈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线光伏厂商普遍陷入亏损。东方日升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2.39亿元,同比下滑42.71%;归母净利润亏损34.36亿元,同比下滑352.03%。公司解释称,光伏市场阶段性供需错配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加之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钧达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9.5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ST聆达则因营业收入大幅下滑92.71%,归母净利润亏损9.50亿元,已行至退市边缘。弘元绿能、亿晶光电、中来股份等二线厂商也纷纷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这些厂商普遍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低位、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境。

  三、少数二线厂商逆势盈利,差异化战略显成效

  尽管二线厂商普遍亏损,但仍有少数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实现了盈利。横店东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5.59亿元,归母净利润18.27亿元,同比增长0.46%。公司通过深化差异化战略,加大海内外市场开拓,前瞻性布局海外产能,推动下游电站开发建设,成功保持了合理的盈利能力。

  协鑫集成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至8000万元,虽然同比有所下滑,但其组件业务在国内市场表现突出,全年实现国内央国企大型招投标项目中标规模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当前周期底部,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四、光伏行业长期增长动力依然存在

  尽管光伏行业面临短期压力,但长期增长动力依然存在。2024年全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达277.57GW,同比增长28.33%。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约为530GW,同比增长35.90%。随着TOPCon技术的经济性和成熟度提升,HJT和BC电池在细分领域持续突破转换效率,光伏行业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格局依然存在。

  光伏设备厂商作为产业链上游,受益于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未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而对于二线厂商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将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产能出清和需求增长,光伏行业有望在2025年第二季度逐渐走出低谷。

  总结

  光伏行业在2024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设备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实现了逆势增长,而二线厂商则因供需错配和价格下跌普遍陷入亏损。少数二线厂商通过差异化战略成功实现盈利,表明在当前周期底部,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战略选择至关重要。尽管行业面临短期压力,但长期增长动力依然存在,光伏行业未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光伏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