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光伏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光伏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钧达股份近日正式启动港股招股程序,迈出了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标志着其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产业从“产能输出”向“技术+资本+地缘影响力”三位一体输出的范式升级。钧达股份的港股上市,恰逢全球能源转型与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赛道估值重构的特殊节点,引发了产业链上下游及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光伏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新能源企业赴港上市已成为一股热潮。据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新能源企业选择港股作为融资平台。这一趋势的背后,既有政策面的积极支持,也有产业竞争加剧的现实驱动。港股作为离岸金融市场,为国内新能源企业对接国际资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其海外市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钧达股份的全球化布局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面对国内光伏产业供需失衡和价格战的挑战,钧达股份选择通过加大海外布局来破局。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计划在阿曼投资建设5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阿曼地处欧亚贸易路线的核心区位,毗邻中东、欧洲及亚洲市场,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此外,阿曼对光伏产品的关税政策相对宽松,仅为10%,这为钧达股份辐射中东、欧美等需求旺盛且利润较高的市场提供了便利。通过这一布局,钧达股份不仅能够规避贸易限制带来的成本增加,还将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钧达股份的业绩改善离不开其在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但两者环比分别增长39.23%和43.25%。同时,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显示出盈利修复的“拐点”初现。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海外市场与技术创新形成的双重推力。
在P型电池达到理论极限的背景下,钧达股份率先推动行业向N型电池转型升级。2023年12月,公司实现了超过26.0%的高量产转换效率。2024年,钧达股份推出新一代N型电池“MoNo 2”系列,转换效率提升0.5%,双面率高达90%。此外,通过钝化层优化、栅线细线化等工艺革新,公司单瓦非硅成本同比降低30%,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作为全球N型TOPCon电池的领军企业,钧达股份凭借44.4GW年电池产能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为业绩长期增长提供了确定性。
钧达股份在阿曼的布局不仅是对全球市场的战略拓展,更是对中东能源转型历史机遇的把握。阿曼的《2040愿景》明确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20%,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35%—39%。这一目标为光伏产业在中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钧达股份通过在阿曼建设生产基地,不仅能够直接辐射中东市场,还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占据先机。
此外,中东地区长期以来依赖化石能源驱动经济增长,但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这些国家的共识。钧达股份的技术优势和产能优势,使其能够在中东市场迅速打开局面,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总结
钧达股份的港股上市,不仅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更是技术、资本与地缘影响力三位一体输出的典范。通过全球化布局、技术创新和对地缘红利的把握,钧达股份正在重塑全球光伏价值链的权重分配。在这场跨越地理与产业周期的竞速中,技术迭代与地缘红利的共振,为钧达股份打开了超额收益的想象空间,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