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4月23日至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规划投资工作座谈会,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未来规划投资工作的重点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引领。要构建完善的“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体系,深入研究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通过系统论证,确保规划能够切实解决制造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要注重规划的落地实施,推动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实现突破。
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需要统筹兼顾补短板、锻长板和强基础。要高质量完成各项攻关任务,一体化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通过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有效投资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统筹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工业投资领域,既要注重稳增长,也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通过精准施策,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高新区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建立科技研发、成果应用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机制,构建高能效创新平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国家高新区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要深入开展集群深度赋能行动,引导创新、人才、金融等资源要素向集群聚集。持续优化集群发展生态,推动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提升。通过集群化发展,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总结来看,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有效投资和创新驱动。通过统筹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国家高新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我国制造业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