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模拟芯片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复苏态势。随着下游市场的持续回暖,模拟芯片行业有望进入新的增长周期。A股市场中,多家模拟芯片设计公司陆续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的积极信号。截至4月22日,A股共有30家模拟芯片设计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22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超过七成;14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五成。这些数据表明,模拟芯片行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模拟芯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从30家模拟芯片设计公司的2024年年报来看,细分市场的回暖带来了显著的需求增量,进而转化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在营收方面,卓胜微、汇顶科技、翱捷科技暂列营收排行榜前三位,分别为44.87亿元、43.75亿元、33.86亿元。从营收增幅来看,赛微微电、纳芯微、裕太微暂列前三,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57.64%、49.53%、47.63%。在归母净利润方面,汇顶科技、卓胜微、上海贝岭名列前三,归母净利润总额分别为6.04亿元、4.02亿元、3.96亿元。从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来看,上海贝岭、艾为电子、英集芯名列前三位,分别为756.82%、399.68%、322.73%。市场复苏和新品放量是多家公司披露的业绩增长原因。上海贝岭表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部分市场展现复苏迹象,下游客户需求出现增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系列和种类不断完善和丰富,尤其是在汽车电子和工控领域的渗透,收入实现明显增长,贡献毛利额同比增加。艾为电子也表示,随着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逐步复苏和更多新的AI端侧应用场景出现,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持续拓展消费电子、工业互联及汽车领域,2024年公司营收和出货量创历史新高,产品出货量超60亿颗,综合毛利率连续五个季度环比提升。
模拟芯片市场现状分析显示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等市场的相继复苏,2024年模拟芯片的渠道和下游库存基本消化完成,行业已接近周期底部,正在重启增长。某模拟芯片设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虽然2024年公司营收略有下降,但2025年一季度订单已经复苏。除了传统的工业需求开始回暖外,公司在边缘计算、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领域的增长势头良好,且有望持续。艾为电子近日表示,公司库存量基本达到了公司周转及备料的合理水平;公司存货周转天数132天,同比改善32天,是近年来最优水平。希荻微在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经历了前几年的库存调整,消费电子市场处于温和复苏的阶段,手机、家电等国家补贴政策出台也进一步刺激了国内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的成长。业内普遍预计,从2025年一季度起,随着下游备货、新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拉动,模拟芯片行业有望重回增长。得益于中国终端产业的发达完备、产能巨大,中国模拟芯片公司有望借此提升产品性能和毛利率,从而在这些领域取得技术和业绩的反超。安路科技、希荻微等公司均表示,看好高性能计算等方向的成长。臻雷科技表示,公司在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卡位优势显著,年初到三月底在手订单(含口头订单)及型号项目同比大幅度增加。
三、总结
2025年,模拟芯片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复苏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下游市场的持续回暖,模拟芯片行业有望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多家模拟芯片设计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领域,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同时,随着库存消化完成和新需求的增加,模拟芯片行业正在重启增长,多家公司对未来的产业增势持乐观态度。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模拟芯片行业有望在2025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技术和业绩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