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是“大国小农”,小农户在农业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从业人员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90%,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然而,小农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化程度低、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难题,制约了其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此,国家提出实施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小农户发展,助力其成为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农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小农户的“小”“散”“乱”“弱”状况是其发展难题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组建合伙农场等方式,小农户可以联合开展生产,共同购置农机、农资,并接受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服务,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此外,引导小农户依法组建产业协会、联合会,共同对接市场,能够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帮助小农户在全产业链中获得更多增值利益。
小农户在运用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手段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与其资源体量小、学习新技术收益有限密切相关。为此,需要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针对小农户急需的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农机作业等领域,推出更多优质服务,引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加快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帮助小农户更好地运用现代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提升农业生产托管、农产品产销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能够有效解决其生产、销售难题,消除发展后顾之忧。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石,保障其利益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小农户能够逐步克服发展难题,成为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这不仅有助于小农户自身的发展,也为我国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应继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小农户的发展关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全局。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小农户能够逐步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