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了一场以商业航天为主题的产业沙龙,吸引了多家相关企业、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参与。本次沙龙围绕商业航天的市场前景、技术创新以及金融服务支持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5至10年市场增量扩容预期明确,而金融服务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将着力提升科创板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能级,助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近期,上交所正在抓紧完善“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相关配套措施,不断增强科创板各项制度的包容性和适配性,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服务生态,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展望未来5至10年,参会企业认为,受益于卫星组网、深空探索、太空育种、太空旅游等多种下游应用场景,商业航天市场增量扩容预期比较明确。现阶段,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大多处于研发投入阶段,推动低成本发射、争取早日跨越盈亏平衡点是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参会企业建议产业链上下游加强自主创新,在火箭设计、航天材料、航天发动机等环节协同探索多种技术路径。既可以持续攻关可回收火箭技术,也可以依托我国的供应链优势,在材料等前端环节,利用3D打印等技术优化产品设计、促进降本。
航空航天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商业航天则是航天事业产业化、商业化的重要进程,是典型的“长链”产业。其中,一批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的优势,助力我国商业航天“追星逐月”。
例如,中科星图基于自主空天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地球平台能力,打造天基能力和空基能力,建设集数据、计算和应用于一体的空天信息服务体系。展望2025年,中科星图表示,将继续加强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并通过向商业航天上游布局,推进面向全产业链的战略跃迁。
此外,航天环宇一直聚焦于航空航天领域,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卫星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工艺装备、卫星应用等行业领域,为卫星、空间站、深空探测器、国产大飞机、无人机、卫星通信装备、航天测运控装备、大型紧缩场测试系统等提供产品配套和服务。
本次沙龙的举办,不仅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也为金融服务如何更好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随着科创板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金融服务生态的持续优化,商业航天产业有望迎来更快的发展,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