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的基础上,权威部门最新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揭示了未来十年农业发展的核心趋势。报告显示,在农业科技加速应用和政策持续发力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实现质与量同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与国际竞争力有望达到新高度。这一进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支撑,更彰显出中国农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步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农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我国粮食生产迎来稳中提质的新阶段。通过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7.09亿吨,较上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具体来看,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产量将分别实现0.5%、0.9%和0.2%的增幅;大豆产能持续突破,预计达2117万吨,同比增长2.5%。报告特别指出,播种面积的稳中略增与单产提升技术的广泛推广形成合力,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动力。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消费市场呈现显著转型升级特征。尽管粮食消费量将小幅增长,但禽肉和水产品需求增速放缓,牛羊肉及奶类消费受健康饮食理念影响有所减弱。与此同时,高品质蔬菜水果、特色化肉类水产以及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续攀升,推动农产品供给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产量稳步提升与消费需求结构性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大宗农产品进口量预计呈现下降趋势,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强调,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将成为未来十年农业发展的关键引擎。通过培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粮食新品种、强化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以及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我国农业生产力将实现突破性跃升。预计到2034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持续提高,单产贡献率超过播种面积增长成为增产核心要素。同时,在经济稳健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农产品贸易来源多元化与结构高端化趋势同步推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结语:
从2025年稳中有进的生产表现到未来十年质效双升的战略布局,我国农业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在保障粮食安全、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展现出强劲韧性。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深化产业链升级和构建多元贸易格局,中国农业将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