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原油价格暴跌与美债收益率飙升形成鲜明对比。在美联储货币政策陷入僵局之际,政府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加剧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原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当地时间4月10日,美股遭遇重挫: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幅达4.31%,标普500指数下跌3.4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2.5%。科技巨头领跌,特斯拉、英伟达等企业股价跌幅均超5%,七家头部公司市值合计蒸发近700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跌破101关口,创年内新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4%,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87%。国际油价同步下探,纽约轻质原油期货收于60.07美元/桶,较前日下跌3.66%,布伦特原油价格也跌破64美元关键支撑位。
市场动荡与政府近期政策密切相关。此前加征关税的立场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出现松动,尽管暂停部分对等关税90天,但经济学家警告这难以扭转局势。分析指出,当前贸易壁垒导致美国家庭年均支出或增加近4000美元,叠加公共服务预算削减、医疗保障缩水等政策组合拳,企业投资信心持续受挫。据测算,在极端情况下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跌破40美元/桶,进一步压缩能源行业盈利空间。
国际游客数量骤减正冲击美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3月赴美游客同比减少11.6%,主要机场入境人数下降20%。加州导游从业者透露,近期咨询量已萎缩至疫情前水平的50%80%。分析机构最新预测显示,未来三年国际游客消费可能减少90亿美元。除关税政策外,边境管控措施升级导致欧洲游客群体显著流失,部分旅行者明确表示因不满政府立场而改变出行计划。
行政决策遭遇法律挑战:联邦法院日前叫停撤销数十万移民临时身份的决定,认定相关操作违反程序规定。同时,前政府官员提起诉讼指控解雇行为违法,要求恢复被解除职务的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成员职位。这些争议凸显当前政策执行中面临的系统性阻力。
综合来看,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与政策不确定性形成恶性循环。高企的国债收益率迫使美联储在控通胀与防衰退间艰难平衡,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供应链成本压力。旅游业收入下降可能进一步削弱消费引擎动力,预计未来12个月经济收缩概率持续上升。若无法有效协调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美国或将面临股债汇三杀叠加实体经济萎缩的复合型危机。
当前数据表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突破4.4%,国际游客同比减少11.6%,科技巨头市值单日蒸发近7000亿美元。这些指标共同指向经济系统性风险加剧,在政策调整空间受限背景下,市场信心修复仍需经历长期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