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4月10日,以“共筑创新同享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于南京正式启幕。作为全球6G标准制定的元年关键节点,此次盛会不仅聚焦前沿技术研发,更首次将产业生态建设纳入核心议题。南京依托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系统性布局,正加速打造“世界6G之城”,通过构建“基础研发资本赋能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路径,推动6G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6G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南京以紫金山实验室为核心,在6G领域提前布局,搭建了全球首个端到端综合试验平台,并取得包括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等在内的十余项世界领先成果。通过探索“紫金山三次方”转化路径——即实验室攻关核心技术、集团嫁接资本资源、科技城推动场景落地——南京已形成完整的6G技术产业化闭环。例如,2023年成立的紫金山集团作为资本纽带,加速了科研成果向市场的转移;而更名后的紫金山科技城则聚焦应用场景孵化,为低空物流、智能巡检等6G应用提供试验平台。
行业权威人士指出,6G的产业价值不仅体现在特殊场景(如卫星通信)中不可替代性,更需要在大众消费和工业领域证明其经济性和有效性。例如,中国移动发布的6G通感算智融合系统样机,通过将通信、感知、计算深度融合,为未来网络架构提供了新思路;中国联通则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进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技术验证与商业化应用。这些实践表明,6G需要从“以基站为中心”转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和智能终端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大会白皮书强调,6G将推动“全智联”时代的到来,其核心是AI原生无线网络的构建与通信计算感知的深度融合。然而,在复杂国际形势下,标准碎片化风险加剧。行业专家呼吁加强全球技术交流,通过统一协议和规范降低产业链成本。南京作为国内6G创新策源地,其在太赫兹、低空覆盖等领域的试验成果或将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
总结: 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生态构建,南京正以系统性布局推动6G技术向规模化应用迈进。通过强化基础研究、资本支持与场景验证的协同效应,这座城市不仅为国内6G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也为全球统一标准的制定贡献了关键经验。未来,随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国际合作深化,6G将加速从技术蓝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塑万物互联时代的产业格局。(数据保留: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创造十余项世界领先成果;2023年8月组建紫金山集团;江宁未来科技城更名为“南京紫金山科技城”等原文数据均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