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医疗已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医疗机构纷纷拓展线上服务,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体验。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利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作为医疗服务的高需求群体,其对互联网医疗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就医体验,也反映了互联网医疗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和发展潜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2023年10月24日至11月7日期间,针对北京市5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在905位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中,有403位(44.53%)使用过互联网医疗服务,而知晓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人数为681位(75.25%)。这表明北京市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知晓率较高,但利用率有待提升。从使用方式来看,超过一半(53.60%)的老年患者是在家人及他人帮助下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在使用的服务内容方面,更改检验检查预约时间(26.42%)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18.67%)的利用程度较高。使用的互联网平台主要为医疗卫生机构 APP 或小程序(44.69%)。这些数据反映出老年患者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使用上,存在操作能力不足,但在一些基础且实用的服务项目上有较高需求,同时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平台有较高认可度。
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类别: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别对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影响显著。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三级医院就医的老年患者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比例更高,达 53.40%。这表明患者认为医院等级越高,互联网医疗服务建设越完善,就医体验越好,从而更愿意选择在线咨询、看病问诊等服务。
心理寻求帮助意愿:心理出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的意愿也影响着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利用。愿意寻求帮助的老年患者,其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比例为 55.30%,高于不愿意寻求帮助的患者。线上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灵活性、安全性及隐私性,使得心理有问题的老年患者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
自费医疗费用:去年自费的医疗费用对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存在显著影响。自费医疗花费在 1 万元及以上的患者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比例较高,其中 1 - 3 万(OR = 1.959,P = 0.034)和 3 万元及以上(OR = 2.334,P = 0.012)的老年患者比花费 1000 元以下的老年患者更愿意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这说明对于自费医疗费用高的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经济性更具吸引力。
操作技能:是否具备互联网医疗的操作技能是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服务的关键因素。掌握互联网医疗操作技能的老年患者使用比例为 68.30%,远高于未掌握操作技能的老年患者。这表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操作方式及操作技能的具备与否,直接决定了老年患者对服务的使用。
就诊时间:到就诊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时间也影响着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选择。用时在 30 分钟以上的老年患者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如用时 30 - 60 分钟(OR = 2.495,P < 0.001)、60 - 120 分钟(OR = 3.338,P < 0.001)、2 小时以上(OR = 1.957,P = 0.023)的老年患者相比用时在 15 分钟以内的老年患者,更愿意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路途较远的老年患者借助互联网医疗线上就医,可缩短就诊时间,降低就医成本。
慢性病情况:老年患者患有慢性病的情况对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有影响。未患慢性病的老年患者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比例(64.49%)高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患有 2 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其使用比例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病情复杂,不符合互联网医疗服务对象准入要求,且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较差,影响了其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利用。
身体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老年患者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比例(48.50%)高于身体状况好的老年患者(40.90%)。互联网医疗服务能为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年患者提供便利,使其可在家中进行线上疾病咨询、复诊、辅助治疗等。
北京市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率为 44.53%,虽高于既往全国(37.8%)及其他地区(15.2% - 37.6%)的研究结果,但与知晓率(75.25%)及中青年利用率(92.8%)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方面,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医疗资源丰富,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成果显著,为老年患者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老年患者自身存在操作能力不足、对网络就医认可度低、辨别能力和接受能力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使用。在具体服务项目上,更改检验检查预约时间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等项目利用率较高,因其有效优化了就医流程,减少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消耗。老年患者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APP 或小程序的使用较多,体现了对公立平台的信任。
为提升北京市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媒体公益视频等多样化手段,宣传互联网医疗政策和服务内涵,提高老年患者的认知和信任程度。完善老年患者身边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对其亲人、朋友、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养老机构人员等的培训和宣传,带动老年患者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关注有需求却未能成功使用的老年患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医疗卫生机构应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内涵,构建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体系,优先满足老年患者的就医需求。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的适老化改造,降低使用门槛,打造人性化的老年患者服务专区。同时,利用健康 “大数据”,为老年患者提供精准、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在202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老年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有其自身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各方努力,提升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将有助于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在老年领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