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保障儿童健康权益,乌鲁木齐市于4月15日至5月5日期间开展2025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针对7周岁以下适龄人群全面排查接种记录缺失情况。此次行动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筑牢疾病防控屏障,确保每名儿童都能获得基础免疫保护。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疫苗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所有现居乌鲁木齐市且未按国家免疫规划完成疫苗剂次接种的7周岁以下儿童均为本次查漏补种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涵盖由政府免费提供的12类基础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其接种程序严格遵循年龄推荐标准。家长需特别注意:即使儿童户籍不在本地,只要当前居住在乌鲁木齐均可参与此次补种行动。
根据疾控部门数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共包含12种关键类型,具体包括: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阻断病毒母婴传播)
脊髓灰质炎疫苗(防控小儿麻痹症)
百白破疫苗(抵御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
麻腮风疫苗(防范三种高传染性儿童疾病)
甲肝疫苗、A群及A+C群流脑多糖疫苗等
这些疫苗通过科学组合接种,可有效阻断传染病在社区内的传播链。
为提升接种效率,家长可通过“乌鲁木齐免疫规划”微信公众号自助核查儿童接种记录:进入个人档案后点击“查验证”,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版疫苗补种清单。疾控专家提醒,若发现漏种情况需在5月5日前携带《预防接种证》至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补种,并建议优先安排因疫情或特殊原因延迟接种的儿童。
为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性:
1. 接种前准备:家长须如实告知医生儿童过敏史、慢性病史及近期用药情况,急性发热期需暂缓接种;
2. 现场配合要求:特殊体质儿童(如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提前与医生沟通免疫方案调整;
3. 接种后护理:留观区观察30分钟内重点关注异常反应(如高热、呼吸困难),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接触过敏源。
本次查漏补种工作通过数据化管理与全流程规范,有效弥补免疫空白,降低麻疹、脊灰等传染病暴发风险。疾控部门强调,按时完成疫苗接种不仅是保护个体健康的必要措施,更是每个家庭对社会公共卫生责任的履行。建议家长主动利用数字化工具核查接种记录,共同构建乌鲁木齐市儿童免疫安全网。
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全市已通过类似行动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超15万剂次,此次行动将延续科学防控策略,为7周岁以下儿童筑牢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