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初以来,我国家电行业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强劲韧性。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全国通过"以旧换新"渠道销售的12大类家电产品超3570.9万台,带动销售额突破1247.4亿元,成为提振消费的核心引擎。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对供应链依赖与新兴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正重塑行业格局,在多重挑战中凸显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家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在白色家电核心部件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压缩机和电机产能份额超70%,黑电领域则由海信视像与TCL电子领跑全球市场。全球前十大家电代工企业均为中国企业,这一产业链完备性短期内难以被海外替代。尤其在美国市场,其供应链成熟度与中国存在显著差距,预计仍将高度依赖中国产能供给。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冰冷出口总量增长39%,欧美贡献过半增量;而2020年后新兴市场的战略地位快速提升。在人口红利与家电渗透率双轮驱动下,20202024年冰冷出口总规模再增17%时,欧美需求转为负向拖累,但东南亚、拉美等区域的增量贡献显著扩大。这种结构性变化预示着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将成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的重要增长极。
历史经验表明,20182020年贸易摩擦期间白电出口毛利率不降反升,验证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韧性。尽管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增加外销企业短期成本压力,但企业可通过终端价格调整、供应链优化及自主品牌建设实现缓冲。当前市场波动更多反映资本面对不确定性的谨慎情绪,而非行业基本面实质恶化。
总结展望
中国家电产业正通过内需升级与海外布局的双重路径构建发展新范式:以"以旧换新"为代表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供应链不可替代性巩固全球地位,新兴市场增量空间提供增长确定性。短期来看,以内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在经营稳定性上更具优势;中长期则需关注海外市场策略分化——既能抵御关税冲击又能通过品牌建设抢占份额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在行业结构性调整期,产业链完备性与全球化布局深度将共同决定企业的竞争格局演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