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3年以来,我国家电市场呈现显著回暖趋势,以旧换新政策与地方性补贴措施形成合力,有效激活了居民大宗消费需求。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全国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累计销售超3570万台,带动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规模。这一数据不仅折射出家电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动能,更凸显政策引导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家电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范围从8大类扩展至12大类,涵盖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品类及新兴智能设备。商务部数据显示,前四个月通过该政策完成的家电销售达3570.9万台,销售额累计实现1247.4亿元,同比增长显著。政策覆盖品类的扩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更推动企业加速布局绿色节能、智能化升级赛道。
专家指出,家电消费兼具民生属性与产业链带动效应,其需求端直接关联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供给端则联动上下游数千家制造企业和物流服务网络,成为扩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
各地结合实际出台细化措施,着力破解以旧换新中的痛点问题。湖南省将更多本地特色产品纳入补贴目录,并优化申领流程;广西通过鼓励企业叠加优惠、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等方式降低消费者参与门槛;上海、山西等地设立国补服务站,实现从产品体验到拆旧回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过去存在的政策落地慢、回收渠道不畅等问题,例如北京市民小李通过新政策购买3台空调时,在品牌直降、政府补贴与商场优惠叠加下节省了1900余元。这种“政策+市场”联动模式显著提升了消费者获得感。
家电以旧换新的持续火热,源于政策补贴的乘数效应。消费者在享受直接让利的同时,剩余资金可用于其他消费需求;企业通过更新迭代扩大市场份额;产业链上下游则因需求释放获得新增长空间。这种良性循环推动行业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数据显示,2023年14月高能效家电销售占比同比提升超15%。
专家分析指出,叠加补贴使终端售价降低约20%,大幅降低了居民消费升级门槛,而政策的长期延续性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
保持当前家电消费增长态势,需在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通过延长补贴周期、扩大覆盖品类强化政策连续性;二是完善废旧电器回收网络,提升安装维修等后端服务质量;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智能化、场景化产品。
业内人士强调,以旧换新已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效机制建设,未来需进一步打通“生产消费回收”全链条,推动家电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结
2023年家电市场的亮眼表现印证了政策引导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共振效应。通过扩大补贴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和强化产业链协同,以旧换新不仅成为提振消费的核心抓手,更驱动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加速转型。随着相关措施的持续深化,家电消费有望在扩内需中发挥更大作用,并为经济结构优化注入持久动能。